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61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包括壳体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板载电路、一组AC输入端子以及至少一组AC输出端子,所述板载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通断电路和按键,所述控制电路具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断电路受控于单片机实现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所述按键与控制电路的单片机连接用于触发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其具有伸出至壳体表侧的杆状主体;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供该杆状主体末端伸出的开孔。通过手机终端遥控或者手动按触机械按键实现对挂接于AC输出端的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通断电控制,直接在现有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供电端直接加装即可,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智慧家居中主要涉及到对各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供电控制,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通过遥控器、手机等关/启用电器。而对于传统的用电器/用电器系统其自身可能并不带有遥控功能,因此需要考虑能使其能被远程控制和参与智慧家居组网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其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载电路、一组AC输入端子以及至少一组AC输出端子,所述板载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通断电路和按键,所述控制电路具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断电路受控于单片机实现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所述按键与控制电路的单片机连接用于触发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其具有伸出至壳体表侧的杆状主体;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供该杆状主体末端伸出的开孔。
[0004]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置电路板的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侧的耳部,所述AC输入端子和AC输出端子分别置于主体部两侧,所述耳部中空。
[0005]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路板包括装载控制电路的子板,以用装载通断电路、按键、AC输入端子和AC输出端子的母板;所述子板竖立焊接于母板之上,或通过母板上的插槽与母板连接。
[0006]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母板之上设有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天线线圈。
[0007]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2.4G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PLC模块。
[0008]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通断电路包括继电器和三极管,所述继电器的开关部一端连接AC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或多个AC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电磁部一端连接直流源,另一端经所述三级管接地,所述三极管的控制极与单片机连接。
[0009]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板载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直流源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AC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至少提供一种直流电压输出。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机终端遥控或者手动按触机械按键实现对挂接于AC输出端的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通断电控制,直接在现有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供电端直接加装即可,方便快捷,还能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通断状态,适用于需求综合布控的用电场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通断电路原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6]参见附图1和2,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包括板载电路、一组AC输入端子3以及至少一组AC输出端子4,所述板载电路包括控制电路21、通断电路22和按键23,所述控制电路21具有单片机211及与单片机211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12,所述通断电路22受控于单片机211实现AC输入端子3与AC输出端子4的接通或断开;所述按键23与控制电路21的单片机211连接用于触发AC输入端子3与AC输出端子4的接通或断开,其具有伸出至壳体1表侧的杆状主体23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供该杆状主体231末端伸出的开孔10。
[0017]具体的,所述壳体1包括容置电路板2的主体部11以及位于主体部11两侧的耳部12,所述AC输入端子3和AC输出端子4分别置于主体部11两侧,所述耳部12中空以便安装挂接或者电路穿设。所述电路板2包括装载控制电路21的子板201,以用装载通断电路22、按键23、AC输入端子3和AC输出端子4的母板202;本实施例中,所述子板201通过母板202上的插槽203与母板202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子板201也可以是竖立焊接于母板202之上,在此不一一细述。
[0018]考虑到子板201面积较少,故将体积较大的天线线圈5设置于所述母板202之上,在子板201与母板202对接时,所述天线线圈5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由于子板201为插式设计,故可根据处理性能需求或通讯制式需求选择相应的单片机和无线通讯模块,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2.4G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PLC模块,还可以是4G模块或5G模块。
[0019]参见附图3,所述通断电路22包括继电器RLY1和三极管Q1,所述继电器RLY1的开关部一端连接AC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或多个AC输出端2,所述继电器RLY1的电磁部一端连接直流源,另一端经所述三级管Q1接地,三极管Q1的控制极与单片机211连接,单片机211接收由无线通讯模块212获取的通断指令,由三极管Q1对单片机211的驱动电流进行放大,从而对继电器RLY1的电磁部实现通/断电控制,单片机21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12向上位系统反馈当前的通断状态。
[0020]所述板载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直流源的电源电路24,无需外接电源,接线方便且立马可用。参见附图4,所述电源电路24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压输入电路241、整流电路242、恒压驱动电路243和电压输出电路244,所述电压输入电路241与AC输入端1连接,其包括保险丝FR1和压敏电阻MOV1,所述整流电路242包括整流桥BD1,所述压敏电阻MOV1并联于整流桥BD1的输入端;所述恒压驱动电路243包括型号为BP2525B的恒压驱动芯片U1、电感L1、电容C2、二极管D1和D2;所述恒压驱动芯片U1的DRAIN脚连接至恒压驱动电路243的输入端,其SEL脚、GND脚和CS脚共同连接至电感L1的一端,且该端经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共同连接至恒压驱动电路243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恒
压驱动芯片U1的VCC端,且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阴极之间接有电容C2。所述恒压驱动电路243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有滤波电容组,其中,设于恒压驱动电路243输入端的滤波电容组包括并联的电容C1和电解电容EC1,设于恒压驱动电路243输出端的滤波电容组包括并联的电容C3和电解电容EC2。所述恒压驱动电路243输出端与地端之间接有电阻R2,该电阻R2的高电势端为第一电压输出端,输出+5V电压;第一电压输出端经稳压降压模块U2(型号为HT7333)后输出+3.3V电压,稳压降压模块U2的输出端为第二电压输出端。
[0021]本技术通过手机终端遥控或者手动按触机械按键实现对挂接于AC输出端的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通断电控制,直接在现有用电器/用电器系统的供电端直接加装即可,方便快捷,还能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通断状态,适用于需求综合布控的用电场合。
[0022]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包括壳体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板载电路、一组AC输入端子以及至少一组AC输出端子,所述板载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通断电路和按键,所述控制电路具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断电路受控于单片机实现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所述按键与控制电路的单片机连接用于触发AC输入端子与AC输出端子的接通或断开,其具有伸出至壳体表侧的杆状主体;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供该杆状主体末端伸出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容置电路板的主体部以及位于主体部两侧的耳部,所述AC输入端子和AC输出端子分别置于主体部两侧,所述耳部中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控型交流通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装载控制电路的子板,以用装载通断电路、按键、AC输入端子和AC输出端子的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允吴永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