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645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程质控方法,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通过对获取到的移动监测设备和高精度参照点位运行期内的各参数数据的处理,采集到有效的数据;当各设备间数据存在满足校准触发判别条件时,满足校准条件则进行校准并更新设备校准状态和校准时间;校准方法使用搭载在云平台的校准算法,可通过环境适应性校准、污染物交叉干扰校准和云端大数据校准;为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通过限值传递校准的次数和平台对整体数据情况进行智能评估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质控,使移动监测设备各参数数据精度满足大气监测的需求。各参数数据精度满足大气监测的需求。各参数数据精度满足大气监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程质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气网格化监测技术主要根据不同监控需求及环境特征,将目标区域分为不同的网格进行点位布设,对各网格中相关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大气网格化监测旨在通过精细化手段判断污染来源,精确追溯物扩散趋势,对污染源起到最大程度的监管,为环境执法和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任务。
[0003]由于大气网格化监测多为固定式监测设备,为实现污染源精细化管理程度,增加布点密集性是唯一手段,而移动监测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固定式监测设备的局限性,提高大气网格化监测设备的效率。
[0004]网格化监测设备使用的都是低成本、体型小、易于部署的设备,数据精度要求严格,因此及时有效的质控方法尤为重要。数据质控方案实施中,移动监测设备不同于固定式监测设备,移动监测设备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会处于变化状态,这对于数据质控增加了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有效数据的获取:获取各移动监测设备运行期内秒级数据,其中包括各参数传感器数据、温湿度数据、设备实时经纬度数据、车速、网络时间;获取高精度参照点位的各参数监测数据、网络时间;将上述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根据配置好的高精度参照点位信息,为参照点数据增加经纬度,根据各移动监测设备和高精度参照点的时间和经纬度数据,可以得出各时间点各设备间的欧式距离;根据各设备的时间和欧式距离,通过阈值条件计算,当时间小于等于时间阈值、距离小于等于距离阈值时,期间的所有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一次有效数据入库;(2)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校准触发判别:在设备部署初期和校准时,设备需进行初始化和状态更新;根据步骤(1)所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判断,当设备与其他任意设备有效数据量满足校准要求的有效数据量时,则进行判断该设备数据偏移量是否超出阈值条件,如果超出阈值条件且设备状态满足校准条件,则进行校准并更新设备状态;(3)利用云平台校准算法进行校准:根据步骤(2)中得出的数据,利用云平台校准算法进行校准,将校准系数作为配置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移动监测设备;(4)对系统进行误差修正:因步骤(2)中传递校准时会将误差累积,故需通过限制传递次数和限制最大传递次数设备作为参照设备校准其他待校准设备的方式来解决误差累积问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气体多参数移动监测仪的远程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效数据的获取,具体如下:获取各移动监测设备运行期间内的秒级数据和高精度参照点位的检测秒级数据,将各移动监测设备数据表示为:X
i
={D
i
,T
i
,R
i
,long
i
,lat
i
.v
i
,t
i
}
ꢀꢀꢀ
(1)其中,D
i
是各参数传感器数据、T
i
是温度数据、R
i
是湿度数据、long
i
是实时经度数据、lat
i
是实时纬度数据、v
i
是车速、t
i
是该数据采集时的网络时间;高精度参照点位数据表示为:X
j
={D
j
,t
j
}
ꢀꢀꢀ
(2)其中,D
j
是各参数监测数据、t
j
是该数据采集时的网络时间;在云平台获取到高精度点位数据的同时,可以将云平台根据配置好的高精度参照点位信息,为高精度参照点数据增加经纬度信息,即:X
j
={D
j
,t
j
}

X
j
={D
j
,t
j
,long
j
,lat
j
}
ꢀꢀꢀ
(3)依据上述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经纬度计算出各设备间实时的欧式距离;根据两种情况,当移动监测设备与高精度参照点或移动监测设备与移动监测设备在空间或时间内相遇时,即欧式距离小于等于距离阈值σ
d
、时间点相差小于等于时间阈值σ
t
,期间产生的数据经计算算术平均数后,形成一组有效数据,相遇的具体要求如下:距离和时间阈值条件为:{|t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祁王耀华黄志龙董一军牛磊乔林张称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