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20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2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致动器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SMA组件以及弹性结构,SMA组件和弹性结构分别连接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SMA组件配置为在通电后带动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向预设方向运动,弹性结构配置为在SMA组件通电后产生抵抗第一基体运动的弹性力,其中,在初始位置,第一基体设置成在相反于预设方向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基体偏离于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对中的位置。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SMA组件与弹性结构的结合并通过设置第一基体合适的初始位置,来实现第一基体的相反方向的运动,从而达到补偿抖动的效果。因此,可以仅控制SMA组件单向运动,这可以简化致动器的控制方案,有效地降低控制成本以及材料成本。控制成本以及材料成本。控制成本以及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光学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为了使摄像设备的成像效果更清晰,通常会设置有致动器来驱动光学器件运动,以使传感器捕获高质量图像。现有的致动器形式有音圈形式和SMA形式,其中,SMA驱动的原理是SMA件受热后拉动动件带动光学器件运动,通常会在动件的相反方向上设置两组SMA件,分别通过两组SMA件来拉动动件在相反方向的来回运动。但是,采用这种驱动方式时,动件沿相反方向的运动需要通过控制两组SMA件来实现,这导致控制过程相当复杂,并且会增加控制成本及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SMA组件以及弹性结构,所述SMA组件和所述弹性结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所述SMA组件配置为在通电后带动所述第一基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基体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体(10)、第二基体(20)、SMA组件(30)以及弹性结构(40),所述SMA组件(30)和所述弹性结构(40)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基体(10)和所述第二基体(20)之间,所述SMA组件(30)配置为在通电后带动所述第一基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基体(20)向预设方向运动,所述弹性结构(40)配置为在所述SMA组件(30)通电后产生抵抗所述第一基体(10)运动的弹性力,其中,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基体(10)设置成在相反于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基体(20)偏离于所述第一基体(10)与所述第二基体(20)对中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组件(30)包括第一SMA件(31)和第二SMA件(32),所述第一SMA件(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体(10)向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SMA件(3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体(10)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成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金属板(50),所述第一基体(10)安装于所述金属板(50),所述第一SMA件(31)和所述第二SMA件(32)分别连接在所述金属板(50)与所述第二基体(2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40)包括从所述金属板(50)弯折形成的簧丝,所述簧丝的伸出于所述金属板(50)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基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敏董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