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9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形成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极行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电极列;相邻两电极行之间间隔设置,相邻两电极列之间间隔设置;在同一电极行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排布;在同一电极列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排布;各个电极行上与第一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一导电线路;各个电极行上与第二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二导电线路;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使得各个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0001]本申请一般涉及触控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般来说,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面板的标配之一。
[0003]触摸屏根据其感知操作者触摸位置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超声波式和光学式等多种类型。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上通常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现有的电子设备触控屏X通道方向和Y通道方向的走线都是平行于屏幕长边和短边方向排布,这样就无法避开屏幕左右两侧的走线。
[0004]现有触控屏走线连接一端触控电极的前提下,连接触控功能层的电极引线间隔一般在10微米左右,现有的宽度下,数十根引线占据的区域也有2毫米以上;即使应用触摸屏相对两端各一个触控电极来连接所有走线,也最多将非触控电极两侧走线区域的宽度减少一半。所以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周围具有较宽的黑边框,尤其是屏幕非触控电极两侧,而较大的黑边框降低了屏占比,浪费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形成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极行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电极列;其中,位于左下角的电极为第一参考电极以及与在同一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相邻的第二参考电极,所述第一参考电极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一种,所述第二参考电极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种;相邻两电极行之间间隔设置,相邻两电极列之间间隔设置;在同一电极行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排布;在同一电极列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排布;所述第一参考电极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参考电极右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极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左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一对角方向和第二对角方向相交;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一导电线路;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二导电线路;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立魏小丹崔俊贤李希萌彭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