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5973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引导膜其由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材料制成,表面开设有通道(2)、定位部(3)和固定部(4),具有很好的材料韧性和强度,较好的定位、固定作用;所述钛膜本体(1)聚多巴胺-抗凝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复合涂层,与人体接触后,逐渐释放被人体吸收,具有抗凝和促进牙齿生长的作用,加快修复速度;并且小分子活性物质成本低,在相同面积的修复膜上可以负载更多量的小分子活性物质,也不容易引起排异反应,还可实现可控释放,克服了现有的使用长链骨形态发生蛋白,例如B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
,具体为一种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引导骨再生技术,指利用屏障膜特性,阻止来自周围软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让骨面处的成骨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增殖,最终达到组织再生、定向修复的目的。其技术原理是主要依据是各类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将带微孔的人工膜或自体骨膜固定在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形成屏障,阻止迁移速度较快的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从而创造出骨组织优势生长的环境,使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无竞争生长,同时保护血凝块,实现缺损区骨修复性再生。但现有生物膜功能单一,且修复速度较慢,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生物膜功能单一,且修复速度较慢的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膜,包括钛膜本体(1),所述主体(1)具有通道(2)、定位部(3)和固定部(4),所述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通道、定位部和固定部,所述通道用于供液体通过,所述定位部用于实现相对位置的定位,所述固定部用以与定位结构配合,实现定位;所述主体具有聚多巴胺-抗凝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复合涂层,所述抗凝物质选自抗凝血酶、肝素辅因子
‑Ⅱ
、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C和蛋白S、EDTA、肝素和枸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连蛋白,用于连接所述聚多巴胺和所述抗凝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选自二甲胺四环素、地塞米松、小分子肽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肽选自Arg

Gly

Asp肽、胶原模拟肽、肝素结合肽、骨形态发生蛋白

7衍生肽、骨形态发生蛋白

2衍生肽、胰高血糖素样肽、成骨生长肽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膜为纯钛材质;或者所述引导膜为钛合金材质,且所述引导膜的钛含量不低于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充段,所述补充段位于所述主体的单侧、双侧或者三侧。7.一种权利要求1

6所述的引导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胚体经镜面抛光后,用丙酮、乙醇,蒸馏水超声清洗各1

6遍,每次2

l5分钟,惰性气体吹干;在室温下以pH 7

8.5的10mM Tris缓冲液为溶剂配置质量浓度为3

8%的多巴胺溶液,将清洗后的胚体浸泡入所述3

8%的多巴胺溶液中,室温下静置10

48小时后取出,并超声清洗1

6遍,每次2

l5分钟,惰性气体吹干;在室温下配置质量浓度为1

5%的抗凝物质溶液,再将所述胚体放入所述质量浓度为1

5%的抗凝物质溶液,避光静置12

48h,取出所述配体后用蒸馏水超声清洗各1

6遍,每次2

l5分钟,惰性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雪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领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