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桡动脉颅内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经桡动脉颅内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经常使用导管之类的血管内装置。导管一般插入患者的股动脉、桡动脉、颈动脉或颈静脉中并通过在患者血管中穿行到达心脏、大脑或其它目标解剖结构。通常,导丝首先被引导到目标解剖结构,并且一个或多个导管随后穿过导丝并被引导到目标解剖结构。一旦就位,导管即可被用于以期望的方式递送药物、支架、栓塞装置、不透射线的试剂或用于治疗患者的其它装置或物质。其它情况下,在导丝处于导管内的同时,导管和导丝被同时朝向目标解剖结构传送,然后导丝通过在导管内平移而被进一步传递到解剖结构中。
[0003]经股动脉入路一直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经典入路。但股动脉入路止血不易,穿刺相关并发症相对较多。自从1989年Campeau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入路亦开始逐渐被采用于脑血管造影。从患者角度而言,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无需长时间卧床观察、不暴露患者隐私、住院时间及费用更少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管座、管体和锥形缓冲管,管座连接到管体,锥形缓冲管套接在管体和管座的锥形部外部,其中管体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管体直线段和弯曲部,弯曲部近端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弯曲部近端中间层为金属编织层或激光雕刻加强层或工业化液晶聚合物高分子编织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弯曲部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一直线区段L1、第二直线区段L2、第三直线区段L3、第二弯曲段、第四直线区段L4、第三弯曲段和第五直线区段L5,其中管体的管体直线段L6、第一弯曲段、第一直线区段L1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管体的第二直线区段L2、第三直线区段L3、第二弯曲段、第四直线区段L4、第三弯曲段和第五直线区段L5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管体的管体直线段L6、第一弯曲段、第一直线区段L1的中间层为属编织层或激光雕刻加强层或工业化液晶聚合物高分子编织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第三直线区段L3与第二弯曲段相切,第三直线区段L3与第二弯曲段的连接点为第三直线区段L3与第二弯曲段的切点,第四直线区段L4与第二弯曲段相切,第四直线区段L4与第二弯曲段的连接点为第四直线区段L4与第二弯曲段的切点,第二弯曲段的开口宽度L7与第二弯曲段的半径R2的关系为:其中α2为第二弯曲段的弧度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内层由PTFE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外层由含有20%~50%的硫酸钡的聚醚嵌段聚酰胺制成。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桡动脉颅内导管,其特征在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怡然,高洪亮,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