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595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其中风控验证系统包括感应器矩阵以及风控应用程序;风控应用程序具备与所述感应器矩阵进行通信的第一接口以及供任一调用应用程序进行调用的第二接口;感应器矩阵包括静电感应器、环境感应器、距离感应器等;风控应用程序包括感应信息记录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并记录感应器矩阵中各个感应器反馈的实时感应数据;风控验证模块,用于根据实时感应数据计算风控验证结果,以及,接收任一调用应用程序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风控验证结果请求消息,将计算得到的风控验证结果反馈给调用应用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仅利用个人敏感隐私信息或繁琐密码进行单一模式验证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并提供了统一的风控验证服务。了统一的风控验证服务。了统一的风控验证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户安全认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下的用户安全认证领域对密码要求越来越高,各类应用软件大多数都需要用户设置复杂的密码,所设密码通常包括长度不一的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拼接组成,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记忆这些复杂密码,比如有的需要至少6位,有的需要至少8位,这些繁琐的密码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老年人、幼儿等群体十分不便。或者,有些应用软件需要用户提供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信息进行注册和验证。然而这些信息均属于能够识别个人身份的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会使个人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故仅利用个人敏感隐私信息或繁琐密码进行单一验证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3]此外,由于用户不愿意放弃包括人脸、指纹、语音等个人敏感隐私信息的隐私权,用户一般会拒绝选择人脸、指纹或语音等登录设置方式,使得各种软件只能选择其他自定义的风控验证规则,需要用户记忆各类软件的繁琐密码,给用户带来较多的不便,增加了风控验证的复杂性,并且造成软件之间缺乏统一的密码设置、验证方式。
[0004]因此,传统风控验证仅利用个人敏感隐私信息或繁琐密码进行单一模式验证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风控验证方式不统一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控验证系统,包括:
[0007]感应器矩阵以及风控应用程序;其中,所述风控应用程序具备与所述感应器矩阵进行通信的第一接口以及供任一调用应用程序进行调用的第二接口;
[0008]其中,所述感应器矩阵包括:静电感应器、环境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屏幕压力感应器、屏幕开关频率感应器以及调用应用程序启动和关闭感应器;
[0009]所述风控应用程序包括:
[0010]感应信息记录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并记录感应器矩阵中各个感应器反馈的实时感应数据;
[0011]风控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感应数据计算风控验证结果,以及,接收任一调用应用程序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风控验证结果请求消息,将计算得到的风控验证结果反馈给所述调用应用程序。
[00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环境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海拔感应器以及位置感应器。
[00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感应智能设备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数据
以及人眼与智能设备屏幕之间的距离数据。
[00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静电感应器用于感应智能设备与手掌接触面积的变化数据。
[001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控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实时感应数据输入到风控验证模型中,得到风控验证模型输出的风控验证结果;
[0016]其中所述风控验证模型对历史感应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而得到。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利用所述的风控验证系统实现的风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018]接收任一调用应用程序发送的风控验证结果请求消息;
[0019]接收感应器矩阵中各个感应器反馈的实时感应数据;
[0020]根据所述实时感应数据计算风控验证结果;
[0021]将计算得到的风控验证结果反馈给所述调用应用程序。
[002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感应数据计算风控验证结果进一步包括:
[0023]将实时感应数据输入到风控验证模型中,得到风控验证模型输出的风控验证结果;其中所述风控验证模型对历史感应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而得到。
[002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风控验证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风控验证结果为通过,则根据所述实时感应数据对所述风控验证模型进行更新。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风控验证方法对应的操作。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控验证系统及方法,通过风控应用程序记录并分析静电、环境、距离、屏幕压力、屏幕开关频率、调用应用程序启动和关闭等多维度感应信息的组合信息,对使用智能设备的用户进行风控识别与验证。其中多维度感应信息来自于感应器矩阵,均未涉及个人敏感隐私数据。感应信息记录模块记录的包括历史和实时的多个(或多个维度)感应器的组合信息能够对操作智能设备的用户进行唯一标识和识别。由于所述唯一标识与智能设备和用户两者均有紧密性关联,因此即使非合法用户使用被丢失或被盗的智能设备也无法通过风控识别,同样地,非合法用户也难以模拟合法用户通过风控识别。本专利技术不需要用户设置繁琐的密码或者提供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个人敏感隐私信息进行注册和验证。因此,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仅利用个人敏感隐私信息或繁琐密码进行单一模式验证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并提供了统一的风控验证服务。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控验证系统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利用风控验证系统实现的风控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3]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控验证系统的示意图,风控验证系统100包括感应器矩阵101以及风控应用程序102,风控应用程序102获取和记录智能设备的静电、环境、距离、湿度、温度、屏幕压力等感应器矩阵信息,并根据所述感应器矩阵信息对智能设备进行风控识别与验证,并将计算得到的风控验证结果反馈给调用应用程序。其中,调用应用程序是指具有风控验证服务需求的应用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用应用程序可以是社交、金融支付、运动监测、娱乐、学习等应用程序。
[0034]本实施例的风控验证系统基于感应器矩阵采集多维度感应信息进行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控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器矩阵以及风控应用程序;其中,所述风控应用程序具备与所述感应器矩阵进行通信的第一接口以及供任一调用应用程序进行调用的第二接口;其中,所述感应器矩阵包括:静电感应器、环境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屏幕压力感应器、屏幕开关频率感应器以及调用应用程序启动和关闭感应器;所述风控应用程序包括:感应信息记录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并记录感应器矩阵中各个感应器反馈的实时感应数据;风控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感应数据计算风控验证结果,以及,接收任一调用应用程序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的风控验证结果请求消息,将计算得到的风控验证结果反馈给所述调用应用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控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海拔感应器以及位置感应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控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感应智能设备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数据以及人眼与智能设备屏幕之间的距离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控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感应器用于感应智能设备与手掌接触面积的变化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控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控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实时感应数据输入到风控验证模型中,得到风控验证模型输出的风控验证结果;其中所述风控验证模型对历史感应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而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来
申请(专利权)人:数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