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建筑施工设计领域,尤其涉及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大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建筑基础的埋深不断增加。
[000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城市,建筑基础埋设后靠近底层软土与上层硬岩的交界处,而抗浮锚杆锚固于土体时抗浮锚杆的下端可能插入底层软土内部,导致抗浮锚杆与底层软土之间的锚固强度较弱;当建筑基础上的建筑结构建造完成后,建筑结构的重力可能大于抗浮锚杆受到的土体阻力,此时建筑结构可能挤压下层软土并使下层软土受力下沉,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大幅度的沉降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增强抗浮锚杆与底层软土之间的锚固强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埋设于土体(1)的预挖孔洞(13)内部,所述土体(1)包括位于上部的硬岩层(11)以及位于下部的软土层(12),所述预挖孔洞(13)跨设于硬岩层(11)和软土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锚杆结构包括预埋筒(2)和钢筋组件(3),所述预埋筒(2)匹配安装于预挖孔洞(13)内部,所述钢筋组件(3)设置于预埋筒(2)内部;所述预埋筒(2)设有外扩机构(22),所述外扩机构(22)包括活动安装于预埋筒(2)的多个弧形板(221),所有弧形板(221)常态下相互抵贴并共同围成与预埋筒(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环;每一所述弧形板(221)弧线方向的侧面均铰接有铰接板(222),所述铰接板(222)位于弧形板(221)的内弧面,两相邻所述铰接板(222)之间相互铰接;所述钢筋组件(3)的外周侧设有用于推动各个弧形板(221)向外移动的推板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2)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多个连接筒(21),位于所述软土层(12)内的每两相邻连接筒(21)之间均安装有所述外扩机构(22);每一所述连接筒(21)的内壁均固定有限位柱(211),所述限位柱(211)延伸至弧形板(221)的内侧面;每一所述弧形板(221)均固定有连接板(223),所述连接板(223)设有供限位柱(211)穿过的滑槽(2231),所述弧形板(221)通过连接板(223)滑移连接于连接筒(21),且所述弧形板(221)的移动方向与连接筒(21)的径线方向同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3)包括插筒(31)以及设置于插筒(31)内部的若干锚固钢筋(32),所述推板机构(4)设有多组,所有推板机构(4)均匀布设于插筒(31)的外周侧;每一所述推板机构(4)均包括固定座(41)以及沿插筒(3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滑移块(42),所述固定座(41)与位于插筒(31)最下方的滑移块(42)固定连接;每两相邻所述滑移块(42)之间均设有活动块(43),所述活动块(43)与两个相邻滑移块(42)之间均铰接有铰接杆(44),当所述滑移块(42)相互靠近时,所述活动块(43)推动弧形板(221)向外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铰接杆(44)与相连接的滑移块(42)之间均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使两相邻滑移块(42)常态下相互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土硬岩交界处的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机构(4)还包括多组套环组件(45),所有套环组件(45)依次套接于插筒(31)后用于迫使各个滑移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余,李楠霄,苏靖,胡安建,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