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专利>正文

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81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目前,一般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在发生停电或限电拉闸时,只能停产停业,要不就只有花钱买高价电,不仅影响电力平衡调度,而且极易发生事故,给用户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和造成更大的危害。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设计了这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根据在线负载、供电量、分时电价及预置参数设置了三种供电模式,由CPU控制驱动板智能控制太阳能、风能、蓄电池组和市电的组合蓄能与合理供电,满足哪种模式,就自动进入那种模式下工作,从而在市电紧张,线路负载较重,分时收费,分区供电的情况下,实现理想的供电、节电、调整电力负荷和增收节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能电源,尤其是一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在发生停电或限电拉闸时,只能停产停业,要不就只有花钱买高价电,不仅影响电力平衡调度,而且极易发生事故,给用户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和造成更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特别设计了这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根据在线负载、供电量、分时电价及预置参数,设置了三种供电模式由CPU控制驱动板智能控制太阳能、风能、蓄电池组和市电的组合蓄能与合理供电,满足哪种模式,就自动进入那种模式下工作。在市电充足,线路负载较轻时,除正常供电外,还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市电联合为蓄电池组充电,并检测控制充电到最佳状态;在市电紧张、线路负载较重时,自动断开市电,利用蓄能电源逆变供电;在满足预置参数时自动恢复市电供电。从而在市电紧张、线路负载较重、分时收费、分区供电的情况下,实现理想的供电、节电、调整电力负荷和增收节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主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蓄能调控电路、蓄能释放电路、CPU控制驱动板、太阳能充电电路、风能充电电路和继电执行电路。在附图1中,主电路(1)中的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和继电器K2的触点K2-1、K2-2、K2-3、K2-4互锁,电流互感器DH1、DH2、DH3穿套在三相负载FZ线路上;电压检测电路(2)与电压检测电路(3)相同,电压检测电路(2)连接在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的左边,电压检测电路(3)、电流检测电路(4)连接在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和继电器K2的触点K2-1、K2-2、K2-3、K2-4接点的右边;蓄能调控电路(5)包括三相整流电路ZL、太阳能充电电路(8)、风能充电电路(9)、继电器K3的触点K3-1、K3-2、霍尔电流传感器HR1、三极管T1、电阻R1和蓄电池组SV;蓄能释放电路(6)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HR2、三极管T2、电阻R2和逆变器NB;CPU控制驱动板(7)包括8位数码显示器SM、键盘JP、微型继电器J1、J2、J3、J4和J5。在附图2中,电压检测电路(2)与(3)相同,B2(B2′)为电压取样变压器、D7、D8、D9(D7′、D8′、D9′)为检测二极管,C7、C8、C9(C7′、C8′、C9′)为滤波电容。在附图3中,电流检测电路(4)包括电流取样变压器B3,检测二极管、D10、D11、D12和滤波电容C10、C11、C12。在附图4中,太阳能充电电路(8)包括太阳能电池TY,传感器TC,继电器K4的触点K4-1、K4-2和二极管桥式隔离电路DG1。在附图5中,风能充电电路(9)包括风力发电机FN,传感器FC,继电器K5的触点K5-1、K5-2和二极管桥式隔离电路DG2。在附图6中,三相整流电路ZL包括三相变压器B1和三相整流桥DL。在附图7中,继电执行电路(10)包括继电器K1、K2、K3、K4、K5及继电器K1、K2的互锁触点K1-F、K2-F,微型继电器J1、J2、J3、J4、J5的触点J1-1、J1-2、J2-1、J2-2、J3-1、J3-2、J4-1、J4-2、J5-1、J5-2,市电工作指示灯ZS1,逆变工作指示灯ZS2,市电充电指示灯ZS3,太阳能充电指示灯ZS4和风能充电指示灯ZS5。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电路原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压检测电路(2)、(3)原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流检测电路(4)原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充电电路(8)原理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风能充电电路(9)原理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三相整流电路ZL原理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继电执行电路(10)原理图。图中,(1)为主电路,(2)为电压检测电路,(3)为电压检测电路,(4)为电流检测电路,(5)为蓄能调控电路,(6)为蓄能释放电路,(7)为CPU控制驱动板,(8)为太阳能充电电路,(9)为风能充电电路,(10)为继电执行电路。本专利技术设置三种供电模式,既由太阳能充电电路(8)、风能充电电路(9)和市电联合为蓄电池组SV充电,由市电单独供电的第一种模式;断开市电,由蓄电池组SV通过蓄能释放电路(6)单独为负载FZ供电和由太阳能充电电路(8)、风能充电电路(9)为蓄电池组SV充电的第二种模式;由市电单独供电,由太阳能充电电路(8)和风能充电电路(9),为蓄电池组SV充电的第三种模式。三种供电模式依据设定参数和适时参数自动转换,在启动时,CPU控制驱动板(7)首先检测三种供电模式的设定参数和适时系统参数,满足哪种模式,就进入那种供电模式下工作,三种供电模式的转换和工作时间,完全由CPU控制驱动板(7)根据设定的时间、分时电价、蓄电池组SV和在线负载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智能控制。在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组供电电力充足,联合供电能满足较长时间负载用电的理想情况下,第三种供电模式可缩短到零,仅有第一、第二两种供电模式,在市电分时收费的情况下,可实现理想的节电、调整电力负荷的目的;在太阳能、风能和蓄电池组联合供电,只取代一部分而不能完全取代第三种供电模式的情况下,同样能实现较好的节电、调整电力负荷的目的;若市电突然断电,则自动转换为第二种供电模式。在附图1中,先设定本专利技术工作在第一种供电模式,CPU控制驱动板(7)通过电压检测电路(2)的S1、S2、S3端检测市电电压正常,控制微型继电器J1、J3吸合,J2释放,触点J1-1、J1-2、J3-1、J3-2闭合,市电工作指示灯ZS1、市电充电指示灯ZS3亮,继电器K1、K3吸合,触点K1-1、K1-2、K1-3、K1-4和K3-1、K3-2闭合,接通市电为负载FZ供电,接通三相整流电路ZL的输出为蓄能调控电路(5)中的蓄电池组SV充电,同时触点J2-1、J2-2、K1-F断开,逆变工作指示灯ZS2灭,继电器K2释放,触点K2-1、K2-2、K2-3、K2-4断开为负载FZ供电的蓄能释放电路(6);CPU控制驱动板(7)的S4、S5和S6、S7端适时检测太阳能充电电路(8)传感器TC和风能充电电路(9)传感器FC的输出参数,控制微型继电器J4、J5的吸合或释放,触点J4-1、J4-2或J5-1、J5-2闭合时,继电器K4或K5吸合,触点K4-1、K4-2或K5-1、K5-2闭合,接入太阳能充电电路(8)或风能充电电路(9)为蓄电池组SV充电,太阳能充电指示灯ZS4或风能充电指示灯ZS5亮,S8、S9端检测霍尔电流传感器HR1输出参数,通过S10端和三极管T1调控蓄电池组SV充电的时间、电压、电流到最佳状态。在满足由键盘JP设定的供电模式参数和适时检测的系统参数时,CPU控制驱动板(7)控制转换到第二种供电模式或第三种供电模式。在第二种供电模式中,CPU控制驱动板(7)控制微型继电器J1、J3释放,J2吸合,触点J1-1、J1-2、J3-1、J3-2断开,市电工作指示灯ZS1、市电充电指示灯ZS3灭,继电器K1、K3释放,触点K1-1、K1-2、K1-3、K1-4和K3-1、K3-2分别断开市电对负载FZ的供电和三相整流电路ZL的输出端;触点J2-1、J2-2闭合,逆变工作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其特征是包括为主电路(1),电压检测电路(2)、(3),电流检测电路(4),蓄能调控电路(5),蓄能释放电路(6),CPU控制驱动板(7),太阳能充电电路(8),风能充电电路(9)和继电执行电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其特征是包括为主电路(1),电压检测电路(2)、(3),电流检测电路(4),蓄能调控电路(5),蓄能释放电路(6),CPU控制驱动板(7),太阳能充电电路(8),风能充电电路(9)和继电执行电路(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其特征是主电路(1)中的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和继电器K2的触点K2-1、K2-2、K2-3、K2-4互锁,电流互感器DH1、DH2、DH3穿套在三相负载FZ线路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其特征是电压检测电路(2)与电压检测电路(3)相同,电压检测电路(2)连接在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的左边;电压检测电路(3)、电流检测电路(4)连接在继电器K1的触点K1-1、K1-2、K1-3、K1-4和继电器K2的触点K2-1、K2-2、K2-3、K2-4接点的右边。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置式自动转换蓄能电源,其特征是蓄能调控电路(5)包括三相整流电路ZL、太阳能充电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周少力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周少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