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80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汛通道结构,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减少了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其包括设置于河道旁的防汛通道本体,以及设置于防汛通道本体两侧且用于阻挡浪花进入防汛通道本体的路缘石,路缘石靠近河道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沿纵向上下滑动设置于路缘石靠近河道一侧,防护板能够向上滑移至防护板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缓冲组件,设置于路缘石与防护板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靠近或远离路缘石方向水平滑移;防护组件,设置于路缘石与防护板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纵向向上滑移;本申请能够对浪花进行阻挡,以减少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汛通道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汛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汛道路又名防水道路,是建在河道旁的道路,在汛期防汛道路能够提供防汛及抢险运输。
[0003]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包括设置于河道旁的防汛通道本体,以及设置于防汛通道本体两侧且用于阻挡河水进入防汛通道本体的路缘石。
[0004]在实现上述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暴风雨天气,河道水位上涨,河道中的河水翻涌产生浪花,并对路缘石进行击打,浪花会越过路缘石并到达防汛通道本体,给予防汛通道本体向下的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浪花容易对防汛通道本体进行冲刷、损毁,破坏其结构强度,使得防汛通道本体使用时的安全性减弱,尚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汛通道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汛通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包括设置于河道旁的防汛通道本体,以及设置于防汛通道本体两侧且用于阻挡浪花进入防汛通道本体的路缘石,路缘石靠近河道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沿纵向上下滑动设置于路缘石靠近河道一侧,所述防护板能够向上滑移至防护板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缓冲组件,设置于路缘石与防护板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靠近或远离路缘石方向水平滑移;防护组件,设置于路缘石与防护板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纵向向上滑移;其中,防护组件包括当防护板向上滑移至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时,用于固定防护板的定位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浪花击打防护板时,在防护组件的作用下防护板向上滑移至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此时在定位件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防护板固定在该位置,使得防护板能够对浪花进行阻挡,减少浪花冲刷防汛通道本体的可能。在此过程中,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能够驱动防护板沿靠近或远离路缘石方向水平滑移,以对浪花进行消能,进一步阻挡浪花进入防汛通道本体。
[0008]可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缓冲杆,两个所述缓冲杆垂直设置于防护板靠近路缘石的一侧,所述缓冲杆滑动穿设于路缘石内;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缓冲杆外周侧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用于与路缘石靠近防护板一侧相抵;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套设于缓冲杆上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板连接,另一端与防护
板连接;所述缓冲杆远离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缓冲杆与路缘石相脱离的阻止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浪花击打防护板时,缓冲杆朝向靠近路缘石方向移动,使得缓冲板受到路缘石挤压,此时缓冲弹簧压缩。当浪花撤去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缓冲板回弹,驱动缓冲杆朝向远离路缘石方向移动,以实现对浪花的消能。
[0010]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缓冲杆相远离一侧的滑移柱以及设置于路缘石相对的两侧上的竖板;所述滑移柱内滑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滑移柱内设置有用于驱使调节块伸出滑移柱的调节弹簧;两个所述竖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有用于供调节块滑移的滑移槽,若干个所述滑移槽沿纵向依次排布且首尾相连;所述滑移槽包括第一滑移槽以及与第一滑移槽相连通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沿远离防护板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内壁设置有调节台,所述调节台沿第一滑移槽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调节台与第二滑移槽衔接处形成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供调节块与第二滑移槽槽底相抵;当所述滑移柱沿第一滑移槽朝向靠近抵接部方向滑移时,调节块具有收回滑移柱内的趋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浪花击打防护板时,调节块进入第一滑移槽,并沿着调节台朝向靠近抵接部方向滑移,在此过程中,调节弹簧受到压缩,驱动调节块逐步收回调节槽。当调节块到达抵接部时,调节块伸出调节槽并与第二滑移槽相抵,在调节块依次经过若干个调节槽的过程中,防护板也完成了逐步爬升,最终使得防护板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
[0012]可选的,位于最下端的所述第一滑移槽下端贯穿竖板且用于供调节块滑入竖板,位于最上端的所述第二滑移槽贯穿竖板且用于供调节块滑出竖板;两个所述缓冲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杆,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与联动杆相抵以限制调节块与最上端的第二滑移槽相脱离的定位杆。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块到达最上端第二滑移槽时,定位杆通过与限位杆相抵的方式,限制调节块与最上端的第二滑移槽相脱离,以将防护板保持在部分位于路缘石上方的状态。
[0014]可选的,路缘石上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纵向延伸;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杆滑动穿设于定位槽槽底且与定位板相连;所述定位板上端与定位槽之间形成蓄水空腔;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板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槽底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暴风雨天气时,雨水进入蓄水空腔,定位弹簧压缩,定位板向下滑移,以驱动定位杆与联动杆相抵,以限制调节块与最上端的第二滑移槽相脱离。当蓄水空腔内雨水蒸发后,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板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定位杆与联动杆相脱离。
[0016]可选的,所述防护板顶部垂直设置有用于阻挡浪花越过防护板的挡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浪花击打防护板后,浪花卷起并对挡沿进行击打,给予挡沿向上的力,为防护板的向上滑移提供动力。
[0018]可选的,所述缓冲板远离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路缘石靠近防护板一侧相抵的滚珠。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珠的设置,能够减少缓冲板与路缘石之间的磨损,提高缓冲板的使用寿命。
[0020]可选的,所述调节块远离滑移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滑移槽槽底相抵的弧形结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结构的设置,使得调节块在滑移槽中能够更加流畅地滑移,提高调节块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申请能够对浪花进行阻挡,以减少浪花对防汛通道本体的冲刷;2.通过滚珠的设置,能够减少缓冲板与路缘石之间磨损,提高缓冲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体现联动杆的剖视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防汛通道本体;2、路缘石;21、定位槽;22、缓冲孔;23、容置槽;24、让位槽;3、防护机构;31、防护板;32、缓冲组件;321、缓冲杆;322、缓冲板;3221、适配孔;323、缓冲弹簧;33、防护组件;331、定位件;3311、定位杆;332、滑移柱;3321、调节槽;333、竖板;4、阻止板;5、调节块;6、调节弹簧;7、调节台;8、滑移槽;81、第一滑移槽;82、第二滑移槽;9、抵接部;10、联动杆;11、定位板;12、蓄水空腔;13、定位弹簧;14、挡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包括设置于河道旁的防汛通道本体(1),以及设置于防汛通道本体(1)两侧且用于阻挡浪花进入防汛通道本体(1)的路缘石(2),其特征在于:路缘石(2)靠近河道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板(31),沿纵向上下滑动设置于路缘石(2)靠近河道一侧,所述防护板(31)能够向上滑移至防护板(31)部分位于路缘石(2)上方;缓冲组件(32),设置于路缘石(2)与防护板(31)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31)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靠近或远离路缘石(2)方向水平滑移;防护组件(33),设置于路缘石(2)与防护板(31)之间,用于控制防护板(31)在受到浪花击打时沿纵向向上滑移;其中,防护组件(33)包括当防护板(31)向上滑移至部分位于路缘石(2)上方时,用于固定防护板(31)的定位件(3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缓冲杆(321),两个所述缓冲杆(321)垂直设置于防护板(31)靠近路缘石(2)的一侧,所述缓冲杆(321)滑动穿设于路缘石(2)内;所述缓冲组件(32)还包括滑动设置于缓冲杆(321)外周侧的缓冲板(322),所述缓冲板(322)用于与路缘石(2)靠近防护板(31)一侧相抵;所述缓冲组件(32)还包括套设于缓冲杆(321)上的缓冲弹簧(323),所述缓冲弹簧(323)的一端与缓冲板(322)连接,另一端与防护板(31)连接;所述缓冲杆(321)远离防护板(3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止缓冲杆(321)与路缘石(2)相脱离的阻止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33)包括设置于两个缓冲杆(321)相远离一侧的滑移柱(332)以及设置于路缘石(2)相对的两侧上的竖板(333);所述滑移柱(332)内滑动设置有调节块(5),所述滑移柱(33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调节块(5)伸出滑移柱(332)的调节弹簧(6);两个所述竖板(333)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有用于供调节块(5)滑移的滑移槽(8),若干个所述滑移槽(8)沿纵向依次排布且首尾相连;所述滑移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士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崇明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