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制过程中头尾角部裂纹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的一种轧钢工艺,具体涉及中板轧制过程中的头尾角部裂纹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板裂纹是指钢板表面形成一条或者多条裂纹,依据其形态和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钢板角裂是热轧态钢板表面常见的一种表面质量缺陷,根据轧制变形理论,在坯料展宽过程中,坯料宽向两侧棱边被咬入轧辊,变形后咬入侧上下棱边的角部将有一部分随着轧辊压下转移到板材上下表面,在轧制过程中此部分破裂、延伸和扩展,形成一定宽度的细密边部裂纹。此裂纹无法做到完全剪切避让,会降低成品合格率。
[0003]中板轧制过程中随着金属的延伸,在8
‑
20mm厚度规格产品头尾圆弧处发生角部微裂纹的概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加热过程中的氧化脱碳和轧制过程中边角温度过低导致的应力裂纹,是钢在第Ⅲ脆性区产生的一种沿晶开裂,裂纹形貌与圆弧形状相对应,此类裂纹需要切除,造成成材率损失。据统计,中板厂每年因角部裂纹浪费的头部金属重量为2000吨,造成成本浪费约800万元。
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制过程中头尾角部裂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加热过程温度和时间,控制残氧量;具体如下:加热炉分三段,加热段温度设定1230
±
20℃,加热段时间保证>0.4h;均热段温度设定1220
±
20℃,均热段时间保证>0.25h;下表温度设定较上表低10℃,炉膛残氧量控制1%以下,总在炉时间<1.5min/mm;粗轧过程根据坯料厚度和展宽比对轧制道次、展宽道次和道次压下量进行控制;根据总轧制道次的不同选择粗轧、精轧过程除鳞道次;终轧温度控制在820
‑
840℃;根据轧制成品厚度选择合适的中间坯厚度;根据中间坯厚度选择合适的中间坯冷却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过程中头尾角部裂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轧过程根据坯料厚度和展宽比对轧制道次、展宽道次和道次压下量进行控制如下表所示:展宽比展宽道次总轧制道次单道次压下量≤1.21、27、915%
‑‑
20%1.2
‑
≤1.539、1116%
‑
23%1.5
‑
≤2.041118%
‑
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过程中头尾角部裂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总轧制道次的不同选择粗轧、精轧过程除鳞道次如下表所示:粗精轧轧制道次粗轧除鳞精轧除鳞7+5第1、3道次第1道次9+5第1、5道次第1道次11+5第1、5道次第1道次9+7第1、5道次第1、3道次11+7第1、5道次第1、3道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过程中头尾角部裂纹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徐益平,李灿,杨晓东,张波,单金涛,丁小恒,温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