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73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通过设置支架、轮架、带状清洁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轮架中部借助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端部,第一滚轮借助第一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一端,第二滚轮借助第二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另一端,带状清洁件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上,带状清洁件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二滚轮上,通过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在工件上面滚动过程中,将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去除,带状清洁件大部分绕设在第一滚轮上时,第二滚轮在工件上滚动,直至带状清洁件大部分绕设在第二滚轮后,可以将轮架翻转后使第一滚轮在工件上滚动,可以将带状清洁件两面都可以利用,过程操作简单。作简单。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渗透剂去除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管原理为基础,检测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可检测零部件,原材料及在役工件的表面检测,用途广泛;火力发电厂大型轴瓦等精密部件常采用渗透检测。轴瓦检测面大,检测时间较长,其中去除多余的渗透剂耗时最多,时间较长渗透剂可能因环境温度过高挥发干燥,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及灵敏度,理想的去除是将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去除,使渗入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剂完全保留。现场工作中很难做到理想状态。检测人员很难做到既不能过度去除,也不能去除不足,从而影响表面观察,信噪比很难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滚轮滚动均匀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以保证检测灵敏度的渗透剂去除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包括支架、轮架、带状清洁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轮架中部借助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端部,第一滚轮借助第一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一端,第二滚轮借助第二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另一端,第一滚轮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钉,第二滚轮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钉,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轮架的锁定组件,带状清洁件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上,且端部通过第一定位钉与第一滚轮固定,带状清洁件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二滚轮上,且端部通过第二定位钉与第二滚轮固定。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上卡板与下卡板,所述支架上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轴杆,上卡板与下卡板分别固定在轴杆两端,所述上卡板与轮架顶部相接触,下卡板与轮架底部相接触。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轮架位于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轮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槽,第一轮轴与第二轮轴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开口槽内,第一轮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二轮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杆呈“V”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把手。
[00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通过设置支架、轮架、带状清洁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轮架中部借助旋转轴转
动连接在支架端部,第一滚轮借助第一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一端,第二滚轮借助第二轮轴转动连接在轮架的另一端,带状清洁件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上,且端部通过第一定位钉与第一滚轮固定,带状清洁件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二滚轮上,且端部通过第二定位钉与第二滚轮固定,通过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在工件上面滚动过程中,将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去除,带状清洁件大部分绕设在第一滚轮上时,第二滚轮在工件上滚动,直至带状清洁件大部分绕设在第二滚轮后,可以将轮架翻转后使第一滚轮在工件上滚动,可以将带状清洁件两面都可以利用,过程操作简单;
[0012]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轮架的锁定组件,可以在轮架翻转前后将其固定轮架;
[0013]第一滚轮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钉,第二滚轮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钉,第一定位钉与第二定位钉用于将带状清洁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所述带状清洁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所述第一定位钉与第二定位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包括支架1、轮架2、带状清洁件3、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所述轮架2中部借助旋转轴6转动连接在支架1端部,第一滚轮4借助第一轮轴7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一端,第二滚轮5借助第二轮轴8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另一端,第一滚轮4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第一定位孔9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钉10,第二滚轮5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钉12,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轮架2的锁定组件13,带状清洁件3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一定位钉10与第一滚轮4固定,带状清洁件3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二定位钉12与第二滚轮5固定。
[0020]使用时,将带状清洁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钉10与第二定位钉12固定在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5上,且带状清洁件3大部分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后,第二滚轮5放在工件上滚动,带状清洁件3可以均匀除去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直至带状清洁件3大部分绕设在第二滚轮5后,可以将轮架2翻转后使第一滚轮4在工件上滚动,可以利用带状清洁件3的两个面,带状清洁件3为清洁布或纸。
[0021]通过设置支架1、轮架2、带状清洁件3、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轮架2中部借助旋转轴6转动连接在支架1端部,第一滚轮4借助第一轮轴7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一端,第二滚轮5借助第二轮轴8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另一端,带状清洁件3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一定位钉10与第一滚轮4固定,带状清洁件3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二定位钉12与第二滚轮5固定,通过第一滚轮4或第二滚轮5在工件上面滚动过程中,
将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去除,带状清洁件3大部分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时,第二滚轮5在工件上滚动,直至带状清洁件3大部分绕设在第二滚轮5后,可以将轮架2翻转后使第一滚轮4在工件上滚动,可以将带状清洁件3两面都可以利用,过程操作简单;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轮架2的锁定组件13,可以在轮架2翻转前后将其固定轮架2;第一滚轮4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第一定位孔9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钉10,第二滚轮5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钉12,第一定位钉10与第二定位钉12用于将带状清洁件3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滚轮4与第二滚轮5上。
[0022]所述锁定组件13包括上卡板14与下卡板15,所述支架1上贯穿且转动连接有轴杆16,上卡板14与下卡板15分别固定在轴杆16两端,所述上卡板14与轮架2顶部相接触,下卡板15与轮架2底部相接触,通过上卡板14与下卡板15,分别卡住轮架2顶部与底部将其稳定固定,锁定组件13也可以直接采用将支架1与轮架2通过插销锁定的方式,但相比上卡板14与下卡板15的方式操作较为复杂且固定效果较差。
[002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轮架(2)、带状清洁件(3)、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所述轮架(2)中部借助旋转轴(6)转动连接在支架(1)端部,第一滚轮(4)借助第一轮轴(7)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一端,第二滚轮(5)借助第二轮轴(8)转动连接在轮架(2)的另一端,第一滚轮(4)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第一定位孔(9)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钉(10),第二滚轮(5)中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钉(12),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锁定轮架(2)的锁定组件(13),带状清洁件(3)的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一定位钉(10)与第一滚轮(4)固定,带状清洁件(3)的另一端绕设在第一滚轮(4)上,且端部通过第二定位钉(12)与第二滚轮(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检测用渗透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13)包括上卡板(14)与下卡板(15),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贺斌陈维孙涛周治伊李军高健李辉周治宇钱亚勇张兆钰蒋菲吕岩婷张丽赵朝友张洋洋贺炜文杨佩旭陈善义滕玉林魏晓枭周延科王晨山吴金花武鑫周云飞谢金鹏张素慧晏得才石华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