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全同态加密算法指的是具有全同态性质的加密方法。该算法产出的密文支持数学运算,基于密文运算的结果解密之后与基于密文运算的结果相同。
[0003]全同态加密起步较晚,2009年Gentry提出了一个基于理想格的全同态加密技术,该方案在理论上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方案的实现难度非常高,并且执行效率非常低,不具有实现价值。之后Brakerski在2011年提出了一个基于LWE的全同态方案,该方案不使用bootstrap技术构建了一个全同态方案,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之后,Brakerski在2014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性能更优的全同态加密方案。但是相比较基于明文的运算效率,该方案效率依然低下。Halvei等人在2010年基于BGN密码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方案,其安全性基于ring
‑
LWE问题,支持任意次数的加法和一次乘法。该方案能够支持比较大的消息空间,但是只能计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加密方输入的安全参数确定长度与该安全参数相一致的第一素数和第二素数作为密钥,并基于所述第一素数与所述第二素数确定公开计算参数;步骤S2,确定随机数,并基于所述公开计算参数以及所述第一素数确定盲化因子;步骤S3,基于所述公开计算参数以及所述随机数对待加密数据进行盲化形成第一密文,并基于所述盲化因子对所述随机数进行盲化形成第二密文,得到由所述第一密文以及所述第二密文组成的加密密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盲化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得到:dp≡1 modφ(N)式中,φ为欧拉函数,N为所述公开计算参数,p为所述第一素数,d为所述盲化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密文c1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得到:c1=m+r mod N式中,m为所述待加密数据,r为所述随机数,N为所述公开计算参数,所述第二密文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得到:c2=r
d mod N式中,d为所述盲化因子,所述加密密文C=(c1,c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确定所述第二素数q关于1模所述第一素数p的乘法逆元q
‑1,并基于所述第一素数p、所述第二素数q、所述乘法逆元q
‑1以及所述公开计算参数N对所述加密密文C进行反盲化完成解密得到所述待加密数据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称全同态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S4按照如下公式完成所述解密:q
‑1q≡1 mod pm=(q
‑1q(c1‑
c2)
p
mod N)mod p。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皓天,魏立斐,张懿嘉,杨赟博,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态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