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49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加强部件和安装部件,支撑部件位于车身纵梁内板形成的凹槽内,一端与车身纵梁内板的凹槽侧壁相连,另一端与安装部件相连;加强部件固定在车身纵梁内板的凹槽内;安装部件穿过车身纵梁内板的凹槽侧壁,并用于安装汽车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点加强结构,悬置安装支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悬置安装支架的弧形腔体的内侧壁与安装部件焊接,内侧底部焊接在车身纵梁内板凹槽的外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身上的安装点的动刚度低,导致车辆的NVH性能低的问题。性能低的问题。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悬置支架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大车企在传统燃油车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大车企往往会通过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来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但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增大,发动机对车身的激励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悬置支架的加强结构已难以满足车身隔振要求。从而导致车身震动及抖动引起各种各样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悬置支架通过多个水平设置的安装部与车辆的纵梁连接。每个安装部与纵梁的安装面积较小,安装部的动刚度不足,一方面导致悬置支架的隔振不足,悬置支架无法有效衰减动力总成的振动,从而影响了车内人员的乘车体验;另一方面导致悬置支架传递的噪声增加,进而导致车内噪声升高,降低了整车的NVH性能,影响了乘车人员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1)、加强部件和安装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1)位于车身纵梁内板(3)形成的凹槽内,所述支撑部件(1)的一端与车身纵梁内板(3)凹槽的一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件(2)相连,并对所述安装部件(2)提供支撑力;所述加强部件固定在车身纵梁内板(3)的凹槽内,且靠近车身安装点;所述安装部件(2)穿过车身纵梁内板(3)的凹槽的另一侧壁,并用于安装相关汽车零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为支撑管,所述安装部件(2)为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一端形成有插接部(201),所述插接部(201)插接在所述支撑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与车身纵梁内板(3)之间还设有纵梁内板加强部件(4),所述纵梁内板加强部件(4)焊接在车身纵梁内板(3)的凹槽内;所述支撑部件(1)与所述纵梁内板加强部件(4)的凹槽侧壁相连,所述加强部件焊接在所述纵梁内板加强部件(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件(5)和第二加强部件(6),所述第一加强部件(5)和第二加强部件(6)分别沿纵梁内板加强部件(4)凹槽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容纳所述支撑管的第一弧形槽(501)和第二弧形槽(6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5)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肖锋刘庭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