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氧层及包含其的凸起部分表面砂目化的自平顶网点数字化柔性树脂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3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氧层及包含其的凸起部分表面砂目化的自平顶网点数字化柔性树脂版,阻氧层中包含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氧层及包含其的凸起部分表面砂目化的自平顶网点数字化柔性树脂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数字成像柔版印版,尤其涉及一种阻氧层及包含其的凸起部分表面砂目化的自平顶网点数字化柔性树脂版。本申请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目录之3新材料产业中的3.1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重点方向下的3.19生态环境材料子方向的绿色印刷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可数字成像柔版印版基本上是公知的。其包含至少一个尺寸稳定的支撑膜、可光聚合弹性体层和可数字成像层。可数字成像层举例,如可激光烧蚀层、可使用喷墨打印机写入层或热成像层,其中可激光烧蚀层是目前数字化柔性版市场流行的。
[0003]可激光烧蚀层,也称为LAMS(可激光烧蚀掩膜)层,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红外线而言是不透明的,通常包含粘合剂以及至少一种IR吸收剂,例如炭黑。 使用IR 激光器通过烧蚀将图像写入可激光烧蚀层中—即,在LAMS层被激光束击中的部分,膜层烧蚀分解并显露出可光聚合层。可激光烧蚀掩膜层可直接置于可光聚合层上,或者在可光聚合层与可激光烧蚀掩膜层之间设置其他层,如阻氧层。用IR 烧蚀LAMS层,将未加工柔版制成可印刷柔版的实例,如US 5, 262,275、EP1,069,475和CN 107969149 A中。
[0004]数码柔版制版过程如下:计算机控制的激光对烧蚀掩膜层烧蚀形成图像后,版材通过掩膜曝光于UVA辐射下。可光聚合层在掩膜的非掩蔽区域受光聚合,而在掩蔽区域中,不存在聚合。在曝光以后,将掩膜的残余部分连同可光聚合层的未聚合部分一起除去。该除去可使用一种或多种溶剂或者热进行。如果使用有机溶剂,则增加干燥步骤,并且还通常通过曝光于UVA和/或UVC光而将所得柔版印版后处理。数码柔性版主曝光时,通常在空气(存在氧气)中进行。
[0005]在主曝光时,氧气的存对细小网点,比如大于133lpi网线,小于5%的网点具有相当的影响。普通的数字化柔性版,3%通常难以显影,5%网点也是远远达不到理论的还原面积。大家已经知道,分子氧能够与自由基结合。由于UV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期间分子氧的存在,氧气可与光聚合层表面上的自由基反应,结果就是柔版可光聚合的成分因缺乏自由基而互相难以充分聚合。光聚合层表面下部区域,因为氧气不宜达到,从而这些可光聚合层的区域较少受影响。在光聚合以后制版洗版过程中,除去未充分聚合的层,柔版网点因此小于它们理论上应该达到的面积,且从一个网点来看,越靠近边缘的区域自由基越少,越容易被氧气消耗,从而聚合的越不充分,越容易被洗去,结果就是网点呈现子弹头状,其顶部非常尖细,网点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状态,也就是网点不是平顶的,具有斜角。该效应阐述于例如EP 2 128 702 Al, 第15页图1中。
[0006]如果从根本上排除氧气对交联聚合的破坏性影响,感光弹性体的全聚合,就成为可能,从版材内部一直到表面,见光部分都能够有效聚合,从而可使印版上形成更为精细的细节。此外,表面更为平整的小网点的站立也更稳,对印墨的载量更多。因此,最好在主曝光期间,版材屏蔽氧气,以便光聚合进行的更为完全。
[0007]前些年,杜邦公司专利技术在惰性气体下(参见us 8 241 835)或者在真空环境进行曝光。富林特公司采取高功率的UVA光对柔版曝光,(参见EP 2 596 404),这样,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自由基,其产率足以抵消氧气的影响。这两种办法,需要添加相应的设备,来克服氧气的作用。这些办法有效,但增加了制版中心的成本。
[0008]麦德美公司,在激光烧蚀膜层已经雕刻烧蚀成像以后,通过将阻隔氧气的膜覆膜于柔版感光弹性体上面,来防止主曝光期间氧气对交联聚合的影响,参见us 2012/ 0164584。该专利描述了在激光成像以后和UVA主曝光以前通过层压方式,施涂阻挡层。其中,还提到了涂层的施涂方法。
[0009]柯达公司,分开生产掩膜胶片,极其类似传统的胶片。将烧蚀成像的掩膜胶片作为原图覆膜于感光弹性体之上进行曝光制版。 WO 2005/101130 Al 公开了用于生产柔版印版的多层掩膜。该掩膜用激光成像,然后层压到柔版感光弹性体上。掩膜的载体在随后曝光于UVA辐射期间充当氧气屏障。
[0010]然而,覆膜的方法,例如麦德美的方法,数码柔版烧蚀成像后,再覆膜。柯达的方法,将成像的胶片覆膜于柔版,都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缺陷。因为覆膜可能产生缺陷,例如覆膜过程中,粉尘颗粒或者空气夹在两者之间。我们已知,最轻微的缺陷也会使柔版印版成为废版。此外,这些覆膜操作都是制版中心进行的,因此,从用户的角度看,都显得极不理想。
[0011]从用户角度出发,将阻隔氧气的构造层集合到版材上,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此,版材制造商就开发了有关技术。
[0012]us 5, 262, 275 公开了一种含有阻隔氧气层的版材制造技术,其依次包含载体、可光聚合层、阻挡层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阻挡层一方面可以防止不同层的组分的串层,例如单体从可光聚合层迁移至可激光烧蚀层,另一方面在柔版曝光期间保护可光聚合层以防止氧气对自由基的淬灭。阻挡层的材料为聚酰胺、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两性共聚物及其组合。阻挡层的厚度为0. 25
µ
m至76
µ
m,优选0.38—64
µ
m。
[0013]WO2012/145111Al中的类似结构的柔版。其推荐的阻挡层的材料为聚酰胺、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两性共聚物、乙酸丁酸纤维素、烷基纤维素、缩丁醛、环化橡胶或其组合。另外,阻挡层应当具有小于6. 9
×
10
‑9m
2 / s的氧气扩散系数和至少50% , 优选至少75% 的透光率。阻挡层的层厚度为1—1 00
µ
m, 优选1—20
µ
m。
[0014]US8,492,074B2描述了具有阻挡层的可数字成像柔版结构,所述阻挡层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树脂。阻挡层在成像以后层压,或者它可作为集成组分已经存在于柔版印版中。阻挡层的树脂优选选自聚乙烯咄咯烷酮、紫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偏二氯乙烯或氯乙烯共聚物。
[0015]此外,有关水洗版专利中,描述了具有集成阻挡层的其它可数字成像柔版印版,其需要具有可在水或水溶液中洗去的可光聚合层,因此,印版优选包含水溶性或至少可水显影的聚合物作为阻挡层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粘合剂:EP 2284612 描述了包含水溶性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氧化乙烯、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的阻挡层。
[0016]EP 1156368 描述了包含碱溶性纤维素衍生物且具有增塑剂以使该层为挠性的阻
挡层。然而,可用水冲洗的柔版印版仅有限地用于高质量柔版印刷,因为这种版材在极性油墨溶剂中溶胀,从而造成前后印刷质量不一致。
[0017]WO 2015/040094描述了具有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可光聚合层,水溶性可激光烧蚀掩膜层和水溶性阻挡层的柔版印版。优选用作阻氧层的材料的是部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氧层,其特征在于:阻氧层中包含0.01

10μm大小的颗粒;阻氧层由阻氧层涂布液涂布干燥形成,阻氧层涂布液的原料为具有阻氧效应的挠性粘合剂、含胺基水溶性树脂和水性含羧基柔性树脂,含有具有阻氧效应的挠性粘合剂的水溶液中,含胺基水溶性树脂和水性含羧基柔性树脂反应得到0.01

10μm大小的颗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层,其特征在于:具有阻氧效应的挠性粘合剂的透氧性小于500(cm3ꢀ×
100μm)/(m2ꢀ×
d
×
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氧层,其特征在于:具有阻氧效应的挠性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含胺基水溶性树脂分子量为1000—7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氧层,其特征在于:阻氧层涂布液还包括流平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在阻氧层干重中重量占比在50%

80%,水性含羧基柔性树脂在阻氧层干重中重量占比在10%

30%,含胺基水溶性树脂在阻氧层干重中重量占比在5%

12.5%,流平剂在阻氧层干重中重量占比5%—7.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氧层,其特征在于:含胺基水溶性树脂优选低分子量1000

5000的聚乙烯胺或聚乙烯亚胺;水性含羧基柔性树脂为羧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包含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阳高英新陈雷黄永山许文然李喜乐黄黎明马秋安王国才李志勇王向利陈瑞芳马天如
申请(专利权)人: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