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布带生产线
,具体为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包布V带按其骨架材料结构可分为包布式帘布V带和包布式线绳V带,由于V带的线绳结构比帘布结构合理、受力均匀、弯曲应力小等优点,可大幅提高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包布V带如按其截面形状和使用要求还可分为普通V带、窄V带、汽车V带、六角带和农业机械用变速V带等。其结构主要由压缩胶、强力层抗拉体、粘合胶、伸张胶和包布组成,在包布带的加工过程中,由混炼工序、压延工序、缠绕工序、碾压工序、切割工序、包布工序、硫化工序所组成。
[0003]但是,现有的包布带在在生产过程中,在混炼及硫化等环节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同时多个加工设备之间因高效工作也会产生较大的能量,因热量排放的方式较为多样复杂,包布带生产线中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回收,造成热能的浪费,提高了包布带生产线的制造成本,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包括烟气热量回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热量回收筒(1)的下端焊接固定有冷凝水排箱(2),所述冷凝水排箱(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烟气热量回收筒(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热量回收管(5),且螺旋热量回收管(5)的下端延伸至冷凝水排箱(2)的内部,所述烟气热量回收筒的后方设置有设备热量回收装置(9),所述设备热量回收装置(9)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板(10),导向板(10)与设备热量回收装置(9)滑动配合,且导向板(10)的一端延伸至设备热量回收装置(9)的外部,所述导向板(10)的一端固定均安装有热量吸收板(11),所述热量吸收板(11)的内部均设置有蛇形吸热管(43),且螺旋热量回收管(5)的下端与蛇形吸热管(43)通过第一循环管(8)密封连接,所述螺旋热量回收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15),所述螺旋热量回收管(5)的上端设置有热水管(13),所述设备热量回收装置(9)的后方设置有循环水储箱(23),所述循环水储箱(2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储水腔(24)和第二储水腔(25),所述循环水储箱(23)的后端设置有预加热装置(27),所述预加热装置(27)的内部设置有预加热腔(28),所述预加热腔(28)的上下端设置有蛇形放热管(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1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三通(16),所述进水三通(16)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进管(17)和第二循环进管(18),第一循环进管(17)与第二储水腔(25)相连通,第二循环进管(18)与第一储水腔(24)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15)的一端设置有出水三通(19),所述出水三通(19)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出管(20)和第二循环出管(21),第一循环出管(20)与第一储水腔(24)相连通,且第二循环出管(21)与第二储水腔(25)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进管(17)、第二循环进管(18)、第一循环出管(20)和第二循环出管(21)的外部均安装有电磁阀(22),所述热水管(13)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循环泵(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布带生产线用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放热管(29)的一端连通有回水主管(32),所述回水主管(32)的一端连接有回水三通(33),所述回水三通(3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回水管(34)和第二回水管(35),第一回水管(34)的一端与第二储水腔(25)相连通,且第二回水管(35)的一端与第一储水腔(24)相连通,所述蛇形放热管(29)的另一端连通有热水主进管(36),所述热水主进管(36)的一端安装有热水三通(37),所述热水三通(3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热水管(38)和第二热水管(39),第一热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杰,李洋,王运红,唐全胜,张杨,王艳景,刘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