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炉炉体内有害气体的处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499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欧冶炉炉体内有害气体的处置方法,1.在检修状态下,首先向炉内持续打水,降低炉内有害气体的反应温度,在拱顶安装轴流风机排气;2.采取逆向方式,对炉体下部的其余风口进行封堵遮挡而只留有2~6个风口并在这些风口上分别通过风机风管安装煤气燃烧器对炉内产生的由上到下反流的煤气进行燃烧处置;3.通过炉顶布料装置,在炉内料面上均匀覆盖一层黄沙、水泡渣等隔离材料至覆盖层厚度需达到>300mm;4.当监控炉内瓦斯浓度低于30ppm时,人工压实覆盖物至200mm左右,然后在隔离层上部再铺设一层6mm钢板进行二次隔离;5.若瓦斯浓度有上升趋势,继续往黄沙、水泡渣等覆盖物上打水,当CO浓度稳定在24ppm以下时炉内检修工作结束。炉内检修工作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欧冶炉炉体内有害气体的处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欧冶炉炉体内有害气体的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欧冶炉停炉检修时,人员进入炉内,由于炉内的填料、打水的水蒸气和炙热的焦炭反应,产生CO2及NH3等有害气体,容易导致人员中毒。以往做法是:在炉内上部检修时,将炉体下部各风口处全部人工堵耐火泥封闭,阻止空气窜入炉内,以免造成空气与炉内炙热焦炭反应产生CO等有害气体,当CO等有害气体上升时,会对炉内上部的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实际过程中,炉内的炙热焦炭生成CO等有害气体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减弱了CO等有害气体的发生量,炉内仍时有发生煤气超标的现象。
[0003]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炉体下部风口虽然人工堵耐火泥封闭,但炉内气态的水蒸汽仍会与炉内的炙热焦炭,在温度大于1200℃时,出现反应如下:H2O+C=CO+H2,反应后,压力增加,气体浓度增加,就会穿透各覆盖层,进入工作空间,导致区域煤气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即便是人员带空气呼吸器进入,也只能通过缩短单次作业时间,迅速换人再次进入的方式减少人员中毒风险。因此,该方法有效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欧冶炉炉体内有害气体的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在检修状态下,首先向炉内持续打水,降低炉内焦炭生成CO、煤气有害气体的反应温度,对炉内产生的逸散煤气,当煤气上升至拱顶时,在拱顶采取负压即在欧冶炉气化炉煤布料器人孔处安装轴流风机排气,搜集煤气后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置;2)、采取逆向方式,将空气从上部检修空间通过炉内,将炉内继续产生的煤气向下带入风口,再从风口排出的方法,杜绝煤气进入检修空间,即对炉体下部的其余风口进行封堵遮挡而只留有2~6个风口并在这些风口上分别安装一块封闭板,封闭板上通过调节阀以及风管、风机连接着一个煤气燃烧器,通过煤气燃烧器对炉内产生的由上到下反流的煤气进行燃烧处置;3)、对检修间采取强制对流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炉顶布料装置,在炉内料面上均匀覆盖一层黄沙、水泡渣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能金松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