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及供暖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98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及供暖车,包括:至少一相变材料储热箱,其内部设有供换热介质流过的流道、以及与所述流道接触传热的材料腔,其中所述材料腔内存储有相变材料;以及至少一电磁加热盘,其内部设有电磁加热线圈,以对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电磁涡流加热的加热方式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相变材料储能密度大储热效果好,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所产电能或低谷电能用来加热相变材料以热能的形式储存下来,再通过换热将热能导出,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过程节能、安全、无污染,是一种实用性高、节能环保意义大、前景广阔的加热技术。加热技术。加热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及供暖车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供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及供暖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大力推行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一次能源,但因为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及大规模储存电能的困难性,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储存利用一直难以实现。而在北方,气候的寒冷带来了北方人民对于暖气供应的强烈需求,而在一些非中心地区,因为地段的偏僻以及人们居住地的分散,修建供暖管道的成本很高,暖气供应难以实现,人们对于供暖的强烈需求亟待满足。
[0003]现有的相变材料储热技术使用的是电加热或者水流直接换热的方式;用电阻丝通电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以储存大量能量,这对电阻丝的工作要求较高,材料易损耗失效,加热材料的耐温性和抗腐蚀性都限制了相变材料的种类选择,从而大大减少了高储能相变材料的利用,且电阻丝加热速度较慢;而水流直接换热的相变材料温度受限,大多高储能密度相变材料无法选择,且其加热速度也很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相变材料储热技术使用的是电加热或者水流直接换热的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及供暖车。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包括:
[0006]至少一相变材料储热箱,其内部设有供换热介质流过的流道、以及与所述流道接触传热的材料腔,其中所述材料腔内存储有相变材料;
[0007]以及至少一电磁加热盘,其内部设有电磁加热线圈,以对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加热。
[0008]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电磁加热盘内部设有中心电磁加热线圈、以及环绕所述中心电磁加热线圈设置的边缘电磁加热线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盘为矩形,所述中心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中心且直径等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短边,四所述边缘电磁加热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四角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内设有一所述流道和两所述材料腔,其中两所述材料腔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的两侧。
[0011]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电磁加热盘可拆卸的插入两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之间,以同时对两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加热。
[0012]进一步地,各所述电磁线圈盘和各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为一体式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内设有多道限流隔板,其中各所述限流隔板一一错开设置于
所述流道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流道多次折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为碳酸盐相变材料。
[0015]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车,包括上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串接各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的流道的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的循环水泵、阀体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管路输出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速,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阀体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耦合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利用电磁涡流加热的加热方式对相变材料进行加热,相变材料储能密度大储热效果好,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所产电能或低谷电能用来加热相变材料以热能的形式储存下来,再通过换热将热能导出,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过程节能、安全、无污染,是一种实用性高、节能环保意义大、前景广阔的加热技术;
[0019]2、本技术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车,采用了移动式供暖技术,将电磁加热盘及相变储热箱,通过供暖车的移动实现了在发电站充电储热、在居民地放热供暖,尤其适用于北方很多居民居住地较为偏僻分散的情况,解决供暖的困难,满足对于暖气供应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车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相变材料储热箱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相变材料储热箱1的剖视图;
[0023]图4是图3中流道101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3中材料腔102的剖视图;
[0025]图6是图1中电磁加热盘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车的工作原理图。
[0027]图中:1

相变材料储热箱、1a

内不锈钢层、1b

保温层、1c

外不锈钢层、101

流道、101a

进出液口、101b

限流隔板、102

材料腔、102a

材料入口、2

电磁加热盘、201

中心电磁加热线圈、202

边缘电磁加热线圈、3

车体、4

管路、5

循环水泵、6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主要用于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换成的电能,以及用电低谷期的谷电进行存储和供热。该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包括至少一相变材料储热箱1和至少一电磁加热盘2。
[0031]其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1内部设有供换热介质流过的流道101、以及与所述流道接触传热的材料腔102,其中所述材料腔102内存储有相变材料。
[0032]如图1所示,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1近似为长方体箱体,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1的箱壁由内之外包括内不锈钢层1a、保温层1b和外不锈钢层1c。所述内不锈钢层1a为耐高温不锈钢结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可以承受相变材料熔融状态的几百度高温,且其内表面各面均要喷涂耐高温的高铬防腐蚀材料涂层,避免内层不锈钢被熔融相变材料腐蚀。所述保温层1b为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1箱壁的中间夹层,所述保温层1b为多孔二氧化硅隔热保温材料,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相变材料储热箱,其内部设有供换热介质流过的流道、以及与所述流道接触传热的材料腔,其中所述材料腔内存储有相变材料;以及至少一电磁加热盘,其内部设有电磁加热线圈,以对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磁加热盘内部设有中心电磁加热线圈、以及环绕所述中心电磁加热线圈设置的边缘电磁加热线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盘为矩形,所述中心电磁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中心且直径等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短边,四所述边缘电磁加热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四角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储热箱内设有一所述流道和两所述材料腔,其中两所述材料腔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相变材料储热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文陈应泉袁运洋杨鹏赵悦韩家成伍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