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6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包括:套管,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B,夹板B的背面设置有下杆件,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A,下杆件的正面设置有夹板C。上杆件,其设置在夹板C的背面,上杆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钢丝绳,导向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前后钢丝绳,前后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水平安全网;焊接扫描仪,用以在焊接时对焊点进行扫描以得到焊点大小、焊缝条数和焊缝大小,其内设置有中控单元,用以对扫描结果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传统安装水平挑网时的空中作业,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通过精确的补焊焊点确定也提高了水平挑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循环使用也更加节能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安全防护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水平防护是建筑安全防护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主要用于结构施工结构阶段竖向安全防护,防止高空作业人员及物料坠落发生安全施工,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手段及设施。
[0003]随着建筑物的增高,在建筑物外围张拉水平安全防护网,第一道挑网悬挑外伸长度为6m,再往上每三层设置,悬挑外伸长度为3m。
[0004]目前实现外伸挑网的方法:用φ48
×
3.5钢管在结构外墙、柱按一定间隔搭设钢管挑架,挑架之间用钢丝绳联系起来,水平网再固定在钢丝绳上,是一个由点(挑架)

线(钢丝绳)

面(张开的“安全网”),其最大缺点:在搭设过程中,需要特种作业人员(架子工)需要爬到最远端,全程悬空作业,如同“杂技”,安全风险极高,且安全效率低下,拆除时需要二次冒险作业;
[0005]目前,已经有一些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但普遍不能通过在地面上焊接时确定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水平挑网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在地面上焊接时确定结构的稳定性以致水平挑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包括:
[0008]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B,所述夹板B的背面设置有下杆件,所述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A,所述下杆件的正面设置有夹板C。
[0009]上杆件,其设置在所述夹板C的背面,所述上杆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钢丝绳,所述导向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前后钢丝绳,所述前后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水平安全网;
[0010]焊接扫描仪,其与所述导向环连接,用以在焊接时对焊点进行扫描以得到焊点大小、焊缝条数和焊缝大小,其内设置有中控单元,用以对扫描结果进行处理;
[0011]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在搭建时,需要将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在焊接时,使用所述焊接扫描仪对焊点进行扫描以得到焊接安全系数α,所述中控单元将焊接安全系数α与焊接标准安全系数α0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时,通过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以使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时,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点安全系数设置为α,设置完成时,所述中控单元将焊接安全系数α与焊接标准安全系数α0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若
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将所述导向钢丝绳穿过所述导向环固定在一起;
[0013]若α≥α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
[0014]若α<α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不符合标准。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时,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点大小X、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中控单元根据扫描得到的焊点大小X、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确定此时的焊接安全系数α,其计算公式如下:
[0016]α=aX+bY2+cZ;
[0017]其中,a表示焊点大小系数,b表示焊缝条数系数,c表示焊缝大小系数。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不符合标准时,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缝条数并将其设置为Y,设置完成时,所述中控单元将焊缝条数Y与预设焊缝条数进行比较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
[0019]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设置有标准焊缝条数,包括第一标准焊缝条数Y1和第二标准焊缝条数Y2,其中,Y1<Y2;
[0020]若Y<Y1,所述中控单元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D1;
[0021]若Y1≤Y≤Y2,所述中控单元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D2;
[0022]若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焊缝大小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
[0023]其中,D1<D2<X。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焊缝大小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时,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缝大小并将其设置为Z,设置完成时,中控单元将焊缝大小Z与标准焊缝大小进行比较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
[0025]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还设置有标准焊缝大小,包括第一标准焊缝大小Z1和第二标准焊缝大小Z2,其中,Z1<Z2;
[0026]若Z<Z1,所述中控单元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D3;
[0027]若Z1≤Z≤Z2,所述中控单元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D4;
[0028]若Z>Z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焊缝大小差值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
[0029]其中,X<D3<D4。
[003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焊缝大小差值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时,中控单元计算焊缝大小差值

Z,计算完成时,中控单元将焊缝大小差值

Z与可补焊焊缝最大差值

Zm进行比较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
[0031]若

Z<

Zm,所述中控单元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D4;
[0032]若

Z≥

Zm,所述中控单元判定该焊点不能进行进行补焊,需进行重新焊接。
[003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需要结合焊缝大小差值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时,中控单元计算焊缝大小差值

Z,其计算公式如下:
[0034]△
Z=(Z2

Z1)
×
[Z2/(Z1
×
Z2)];
[0035]其中,Z表示焊缝大小,Z1表示第一标准焊缝大小,Z2表示第二标准焊缝大小。
[0036]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包括对接槽、管体和螺槽,且管体的顶部开设对接槽,且管体的正面开设螺槽,且对接槽的内壁尺寸与立柱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0037]进一步地,所述夹板A包括板体和安装槽,且板体的正面开设安装槽,且立柱、上杆
件和夹板A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通过在搭建焊接时对焊接安全系数进行确定以进一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并在不符合标准时,通过焊缝条数和焊缝大小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以使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从而能够避免传统安装水平挑网时的空中作业,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通过精确的补焊焊点确定也提高了水平挑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B,所述夹板B的背面设置有下杆件,所述立柱的正面设置有夹板A,所述下杆件的正面设置有夹板C。上杆件,其设置在所述夹板C的背面,所述上杆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壁设置有导向钢丝绳,所述导向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前后钢丝绳,所述前后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水平安全网;焊接扫描仪,其与所述导向环连接,用以在焊接时对焊点进行扫描以得到焊点大小、焊缝条数和焊缝大小,其内设置有中控单元,用以对扫描结果进行处理;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在搭建时,需要将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在焊接时,使用所述焊接扫描仪对焊点进行扫描以得到焊接安全系数α,所述中控单元将焊接安全系数α与焊接标准安全系数α0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时,通过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以使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时,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点安全系数设置为α,设置完成时,所述中控单元将焊接安全系数α与焊接标准安全系数α0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若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将所述导向钢丝绳穿过所述导向环固定在一起;若α≥α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符合标准;若α<α0,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不符合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焊接到所述上杆件上时,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点大小X、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中控单元根据扫描得到的焊点大小X、焊缝条数Y和焊缝大小Z确定此时的焊接安全系数α,其计算公式如下:α=aX+bY2+cZ;其中,a表示焊点大小系数,b表示焊缝条数系数,c表示焊缝大小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建筑水平安全挑网型钢结构的稳定性不符合标准时,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焊接扫描仪扫描得到的焊缝条数并将其设置为Y,设置完成时,所述中控单元将焊缝条数Y与预设焊缝条数进行比较以确定补焊的焊点大小D;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设置有标准焊缝条数,包括第一标准焊缝条数Y1和第二标准焊缝条数Y2,其中,Y1<Y2;若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科崔友芳郭思宇文哲王宇博崔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