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间粘结剂用量选取方法及抗脱层桥面铺装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间粘结剂用量选取方法及抗脱层桥面铺装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面铺装结构设计不断优化、设计理论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双层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为代表的桥面铺装复合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了铺装上下层材料各自优异性能,使整体受力更加合理。双层铺装体系关键在于上下层铺装需粘结牢固形成整体,但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沥青铺装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往往容易因粘结层粘结强度不足导致粘结层失效,继而引发桥面铺装产生推移、脱层等病害,不但增加后期维修养护费用,也降低了桥面铺装的预期使用寿命。
[0003]粘结剂材料用量对铺装层层间粘结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粘结剂用量过小则层间粘结效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易产生脱层病害;粘结剂用量过大,则成本大幅提升,且粘结材料会在表面造成堆积、流淌,影响粘结层粘结质量,给桥面铺装质量埋下较大隐患。目前,在铺装层层间粘结剂材料用量的确定上,往往采用经验值,即施工时层间粘结剂用量的确定并不考虑铺装下面层层表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脱层桥面铺装层层间粘结剂用量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桥面铺装下面层环氧沥青EA10生产配合比,采用轮碾法在试模内成型EA10车辙板试件;通过控制碾压遍数并结合抛丸机抛丸处理,依次成型7种构造深度的车辙板试件,每种构造深度3块车辙板试件;(2)在步骤(1)中所有车辙板试件经充分养生后,进行脱模并用毛刷刷除试件表面的松散颗粒,并在每块车辙板试件上表面按长、宽各三等分画线,划分成9个正方形区域;(3)取9种不同用量的粘结剂,对步骤(2)中每块车辙板试件,将这9种不同用量的粘结剂分别涂布至每块车辙板试件上表面的9个正方形区域中;对涂布了粘结剂的车辙板试件每个正方形区域粘结剂涂布量进行标记并在25℃环境下养生48h;(4)以步骤(3)中的车辙板试件作为铺装下面层,将涂布了粘结剂的表面朝上置于车辙板试模内,再将车辙板试模置入轮碾仪中;在涂布了粘结剂的车辙板试件上方按铺装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生产配合比,再次使用轮碾法碾压成型SMA13铺装上面层,待车辙板试件完全冷却后进行整体脱模,并将脱模得到的车辙板试件上表面按长、宽方向各三等分画线,划分成9个正方形区域;(5)使用切割机对步骤(4)中的车辙板试件按预画线切割成9等份的立方体试件,作为剪切试件备用;(6)待步骤(5)中的剪切试件干燥后,置于25℃恒温条件下保温6h,随后进行剪切试验:依次测量不同构造深度下9种不同粘结剂用量对应剪切试件的剪切强度,取3个相同粘结剂用量的剪切试件试验结果平均值作为每种粘结剂用量对应的剪切强度;(7)在不同构造深下,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粘结剂用量与剪切强度间的关系曲线,并根据粘结剂用量与剪切强度间的关系曲线找到剪切强度最大值及相应粘结剂用量,即为不同构造深度下的粘结剂最佳用量;(8)根据步骤(7)中不同构造深度下粘结剂最佳用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构造深度与粘结剂最佳用量间的关系曲线拟合,作为铺装层层间粘结剂最佳用量的选取依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脱层桥面铺装层层间粘结剂用量选取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东,李学辉,杨亚林,薛永超,张煜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