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55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包含:通过一种就诊轨迹系统,接收与患者关联的主诉病征和物理位置;基于患者的主诉病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领域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领域,自从国家医保政策实施以来,实现了人们看病易且看病更加便宜的效果。并且,目前为方便人们看病,我国医院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原因之一是社会迈向高龄化的结构,造成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迅速增加,而从事医护工作的人力资源却不断减少。
[0003]目前,医院的设立在各个层级的市、区、县。设置以医联体为框架的多层级医院的目的在于重病、急病和慢性病的分流诊治。由于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无法判断自身病征适用的医院,因此,需要能够为患者进行具体医院推荐的系统。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406680A的中国专利涉及的应用于医联体的就诊路径推荐方法,包括:确定医联体中的医院的位置信息,将每个位置信息作为一个位置节点;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所选择的目标位置节点;根据以往记录的用户的出行路线为当前用户进行路径推荐。通过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方式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当前用户预前往的位置信息结合以往用户的路径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最优的路径推荐给用户。该方法适用于患者找寻目标医院,但由于很多县级医院或二甲级医院无法针对部分病征进行诊治,因此,患者在寻找医院时往往会优先寻找周边最好的三甲医院,从而达不到医联体设立的目的之一,即患者分流。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2222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机构取药队列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RFID读卡器基于RFID读卡器模型接收在读取范围内实时监测的设置于若干就诊对象处的RFID标签信息,若接收到至少一个RFID标签信息,则执行步骤S2;S2.获取平面移动速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就诊对象的平均移动速度,并判断获取的平均移动速度是否大于根据轨迹跟踪算法的选择速度阈值,对判断结果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S3.控制就诊对象的处方与取药药房之间的传输优先级,使得药房对该类就诊对象的处方优先进行药品调剂;S4.计算每个取药药房窗口的队列拥挤度,并判断计算得到的队列拥挤度是否大于拥挤度阈值,若是,则向就诊对象发出提示。
[0005]现有技术中就诊轨迹的判断未考虑患者主观的病征判断,从而使患者在寻找轨迹终点的目标诊治目的地时具有一定误差,并使轨迹导航不具有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患者的自检疾病表征,修正就诊轨迹的目的地选择误差,一方面使患者能够避免选择错误的(例如就诊医院无目标科室)医院;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患者就医的分流效率,从而减少三甲医院的诊治压力。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现代医疗进程中,患者需要针对自身的问题去寻找合适的就诊科室,并在第一次就诊过程中根据医生的要求前往采血点或影像科室,然而在医院的实际划分中,就诊科室、采血点、尿液/粪便采集点和影像科室往往距离较远,能够处于不同楼层甚至不同大楼。对于不经常就诊的患者而言,仅仅依靠简单的指示牌前往不同大楼的不同楼层的各个医疗位置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同时,在寻找路线的行进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因为指示牌选择最近的医疗位置而集中一条路线行进,造成人员的拥堵和电梯的过负载。
[0008]基于分诊导航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生成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的,无拥堵的且相对距离较近的路径而将各个医疗位置的患者分散管理,从而保证各个医疗位置的人员均匀且减少院内或室内的移动拥挤。
[0009]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包含:患者信息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以患者的主诉病征和患者的物理位置为特征而计算患者的就诊需求,其中,所述就诊需求与医院的位置和机构等级呈正相关;医院信息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就诊需求而生成与所述就诊需求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数据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就诊需求和与所述就诊需求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生成医院内行进路径。
[0010]在数据管理模块接收自患者信息管理模块发送的就诊需求时,数据管理模块能够根据医院信息管理模块提供的与人员数量约束条件和/或人员运载设备约束条件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生成就诊前规划路径。
[0011]就诊前规划路径以如下方式生成:数据管理模块基于所述患者信息管理模块采集的患者的物理位置和所述医院信息管理模块生成的与就诊需求相关的就诊科室的物理位置而生成的用于为患者提供就诊导航服务的若干行进路线。
[0012]通过医院内的巡检机器或监控设备采集落入路线范围的人员位置和数量,并进行路线上的人员密集度计算。在上述人员密集度达到第一阈值时,判定该位置为拥堵点。
[0013]通过医院内的巡检机器或监控设备采集落入路线范围的运载设备的人员排队情况,并进行路线上的运载设备的工作状态计算。基于运载设备前的人员数量和运载设备的单次运载量,在运载设备的运载次数达到第二阈值时,判断该运载设备为忙碌状态。
[0014]数据管理模块响应于用于为患者提供就诊导航服务的若干行进路线与由拥堵点和忙碌状态的运载设备构成的行进路线之间形成的非重合区域而生成去往就诊科室的物理位置的去程用时最短的路径。
[0015]室内动态交通信息能够包含医院楼内的各个廊道的人员密集程度、运载设备的运行状态或患者的就诊诊室的排队情况等会影响患者自医院楼内入口到达诊室完成就诊的效率的交通因素。
[0016]规划路径的终点由所述患者信息管理模块基于所述患者的主诉病征和患者的物理位置而生成的与就诊需求相关的就诊科室。
[00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就诊前规划路径的起点为患者的物理位置,终点为就诊科室。
[00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患者基于医嘱而需要进行采血、CT影像拍摄或其他信息采集时,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系统能够基于多项终点位置和单项出发位置的路径进行规划。
[0019]医院信息管理模块采集各个终点位置的人员数量。优选地,各个终点位置的人员数量信息能够为该医疗信息采集点中每个医生的独立采集点的电子排队信息。医院信息管理模块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采集点的排队人数从而确定医疗信息采集类型,如采血或CT拍摄。在确定采集类型后,医院信息管理模块采集的该采集类型还设置有不同的分诊室,如在房间a进行的采血或在房间b进行的采血。医院信息管理模块能够将不同采集点根据采集类型而分类,并归为不同的集合,并基于各个采集点的排队人数将每个集合中的排队人数最少的集合点抓出,并将抓出的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数据管理模块。
[0020]在数据管理模块得到不同类型采集点的最少人数信息后,针对就诊后的下一级患者信息采集的多目标点路径的终点顺序是由数据管理模块根据与医嘱提供的采集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就诊轨迹分析判断方法,包含:患者信息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以患者的主诉病征和患者的物理位置为特征而计算患者的就诊需求,其中,所述就诊需求与医院的位置和机构等级呈正相关;医院信息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就诊需求而生成与所述就诊需求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数据管理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就诊需求和与所述就诊需求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生成医院内行进路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接收自所述患者信息管理模块发送的就诊需求时,所述数据管理模块能够根据所述医院信息管理模块提供的与人员数量约束条件和/或人员运载设备约束条件相关的室内动态交通信息生成就诊前规划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就诊轨迹系统是以生理组织的疼痛列表勾选的方式来存储并处理与所述患者的就诊需求相关的主诉病征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路径的终点由所述患者信息管理模块基于所述患者的主诉病征和患者的物理位置而生成的与就诊需求相关的就诊科室。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就诊需求至少包含:所述患者的物理位置的范围内满足主诉病征诊治的筛选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内容包含:基于所述主诉病征

物理位置的就诊需求能够实时向所述用户信息接收装置呈现与主诉病征相关的就诊预约信息,呈现时间段为患者选择就诊需求的起始时间至患者选择就诊预约的结束时间,使患者能够在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俊严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融威众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