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451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针对现有的模具加工不便于进行冷却,需要自然冷却,延迟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下模和上模,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安装腿,下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模型槽,上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模型槽,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相适配,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下模上开设有两个下模制冷腔,两个下模制冷腔分别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使用方便,便于对轮胎进行加工,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轮胎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轮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轮胎模具对轮胎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轮胎活络模具,轮胎活络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普遍会出现型腔面腐蚀、口径和竖逢配合面挤伤、滑动配合面磨损等问题而影响轮胎质量。目前常用的电镀、氮化、喷特氟龙等传统表面处理技术对上述问题的改善作用较小。轮胎活络模具中侧板和钢圈的表面质量决定了轮胎胎侧花纹的成型效果和外观质量。模具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轮胎橡胶接触,使用条件恶劣,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表面锈蚀、磕碰伤等问题,严重影响轮胎的外观质量。公开(公告)号:CN108215259A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模具在侧板的胎侧定型硫化面上设置第一合金熔覆层,外周面上设置第三合金熔覆层;钢圈的胎踵定型硫化面上设置第二合金熔覆层;花纹块的径向内表面和侧面上设置第四合金熔覆层;滑块的上端面、下端面和/或外锥面上设置第五合金熔覆层。通过设置第一合金熔覆层、第二合金熔覆层、第三合金熔覆层、第四合金熔覆层和/或第五合金熔覆层,有效提高轮胎模具的表面质量,保证轮胎胎侧花纹等的成型效果和外观质量,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的轮胎模具。
[0003]现有的模具加工不便于进行冷却,需要自然冷却,延迟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
专利技术内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模具加工不便于进行冷却,需要自然冷却,延迟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轮胎模具及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模具,包括底板、下模和上模,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安装腿,下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模型槽,上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模型槽,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相适配,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下模上开设有两个下模制冷腔,两个下模制冷腔分别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相连通,上模上开设有上模制冷腔,上模制冷腔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流管,两个下模制冷腔上均连通有配合孔,导流管与对应的配合孔密封活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制冷箱内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与第一软管相连通,第二软管与制冷箱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外侧内嵌有半导体制冷器,制冷箱的外侧设置有加液管。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下模制冷腔上均连通有连接管,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与两个连接管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的顶部安装有四个定位杆,上模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定位槽,定位杆与对应的定位槽活动连接。
[0010]一种轮胎模具表面合金熔覆层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内部清洁;S2:对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内侧进行表面加工;S3:对上模和下模进行热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S1中,采用打磨的方式对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内部清洁。
[0012]优选的,所述S2中,对第一模型槽与第二模型槽表面抛光和激光镀膜,得到合金熔覆层。
[0013]优选的,所述S3中,退火温度500

600
°
C,保温5

6小时,随炉冷却至220

300
°
C后出炉冷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加工使用方便,便于对轮胎进行加工,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轮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板;2、安装腿;3、下模;4、上模;5、制冷箱;6、加液管;7、第一软管;8、第一模型槽;9、第二模型槽;10、下模制冷腔;11、上模制冷腔;12、配合孔;13、导流管;14、定位杆;15、定位槽;16、连接管;17、循环泵;18、半导体制冷器;19、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一参照图1

3,一种轮胎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3和上模4,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安装腿2,下模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模型槽8,上模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模型槽9,第一模型槽8与第二模型槽9相适配,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下模3上开设有两个下模制冷腔10,两个下模制冷腔10分别与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相连通,上模4上开设有上模制冷腔11,上模制冷腔11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流管13,两个下模制冷腔10上均连通有配合孔12,导流管13与对应的配合孔12密封活动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5,制冷箱5内设置有循环泵17,循环泵17的出水口与第一软管7相连通,第二软管19与制冷箱5相连通。
[0020]本实施例中,制冷箱5的外侧内嵌有半导体制冷器18,制冷箱5的外侧设置有加液管6。
[0021]本实施例中,两个下模制冷腔10上均连通有连接管16,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分别与两个连接管16相连通。
[0022]本实施例中,下模3的顶部安装有四个定位杆14,上模4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定位槽15,定位杆14与对应的定位槽15活动连接。
[0023]工作原理:首先制备下模3,在下模3的顶部开设第一模型槽8,并将下模3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个下模3上开设两个下模制冷槽,然后将两部分焊接合并形成两个下模制冷腔10,在下模3的顶部开设两个配合孔12,使得配合孔12与对应的下模制冷腔10相连通,在下模3的两侧开设圆孔并与两个下模制冷腔10连通,在两个圆孔内焊接连接管16,在下模3的顶部焊接四个定位杆14,完成下模3的制备;制备上模4,在上模4的下方开设第二模型槽9,并将上模4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两个上模4上开设上模制冷槽,然后将两个部分焊接合并形成上模制冷腔11,在上模4的底部开设两个通孔,在两个通孔内焊接两个导流管13,在上模4的底部开设四个定位槽15;将制冷箱5安装在底板1的底部,将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分别与两个连接管16相连通,向制冷箱5内加入制冷液;对第一模型槽8与第二模型槽9内侧进行表面加工,对第一模型槽8与第二模型槽9内侧进行表面清洁,表面抛光和激光镀膜;对轮胎待加工部件加工,对待加工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得到合金熔覆层;对轮胎模具部件进行热处理;轮胎加工,轮胎置于第一模型槽8与第二模型槽9中,上模4与下模3配合,加热制备完成后,启动循环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3)和上模(4),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安装腿(2),下模(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模型槽(8),上模(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模型槽(9),第一模型槽(8)与第二模型槽(9)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下模(3)上开设有两个下模制冷腔(10),两个下模制冷腔(10)分别与第一软管(7)和第二软管(19)相连通,上模(4)上开设有上模制冷腔(11),上模制冷腔(11)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流管(13),两个下模制冷腔(10)上均连通有配合孔(12),导流管(13)与对应的配合孔(12)密封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箱(5),制冷箱(5)内设置有循环泵(17),循环泵(17)的出水口与第一软管(7)相连通,第二软管(19)与制冷箱(5)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5)的外侧内嵌有半导体制冷器(18),制冷箱(5)的外侧设置有加液管(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模制冷腔(10)上均连通有连接管(16),第一软管(7)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海波焦学峰周毅凯杨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垚坤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