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490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组合物,属于聚氨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化收缩小且力学性能好的聚氨酯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聚氨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a、黑料组分:包括多异氰酸酯和引发剂;b、白料组分:包括多元醇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多元醇中包括结构为式Ⅰ所示的螺环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螺环醇,克服聚氨酯树脂在固化时的体积收缩,并且提升树脂的固化力学强度,解决现有树脂体系固化收缩大,制品易变形、老化加快、缺陷多,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聚氨酯组合物固化后的聚氨酯,体积收缩率低至0,力学性能好,能够用于真空灌注工艺或者拉挤工艺成型,所得产品具有更好的外观和更优的力学性能。好的外观和更优的力学性能。好的外观和更优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组合物,属于聚氨酯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PU),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主链上含有重复的

HNCOO

基团的树脂,通常由多异氰酸酯、多元醇聚合物、芳香族二胺等经逐步加成聚合而成。聚氨酯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等基团。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聚氨酯树脂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聚氨酯树脂具有成本低、力学性能优异,耐候性好等突出优点,近年来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科思创公司公开报道了一系列关于聚氨酯用于制备复合材料方法和专利,比如专利CN111748073A、CN105778005A、CN104974502A、CN105199075A等。这些专利技术主要是基于不饱和双键的活性稀释剂作为反应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等),其制备的浇注体和复合材料制品,无疑存在固化收缩大,力学性能差等缺陷,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a、黑料组分:包括多异氰酸酯和引发剂;b、白料组分:包括多元醇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多元醇中包括螺环醇;其中,所述螺环醇的结构为式Ⅰ所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结构为式Ⅱ所示:式Ⅱ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烷基、环烷基或羟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重量比为1:8~15;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重量比为1:11。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螺环醇占多元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连兵熊高虎符罗坪王恩东彭豪周百能苟鹏飞肖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