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39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模块、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自动采集心电信号,并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电击状态,若为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除颤模块工作,且自动除颤结束后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若为不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实现不间断对患者进行急救。本发明专利技术融合了自动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通过对心电信号分析输出不同的急救工作模式,实现自动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的有序结合,做到不间断对患者进行急救,提高了急救成功率。提高了急救成功率。提高了急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装置
,特别涉及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心源性猝死是其中的主要原因。AHA指南早已明确,早除颤和早心肺复苏是挽回心源性猝死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其中,除颤用于终止心脏骤停,是最根本的措施。AHA指南同时指出,无论患者是否恢复窦性心律,都应该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0003]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中,已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除颤,已有自动心肺复苏器用于心肺复苏,但两者较难同时使用,一是除颤电极片和心肺复苏贴片较难同时放置在患者胸部,存在空间上的冲突;二是两者较难协同运行,按照各自的运行模式运行,存在时间上的冲突。
[0004]同时,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中,也有手动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相结合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267992.X)公开一种可进行心肺复苏的除颤装置及方法,通过算法进行匹配滤波,滤除心肺复苏按压干扰信号,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电击除颤;需要电击则给出电击指令,若不需要电击则再度进行心律检测判断,直至患者心律恢复正常。该专利只是对信号进行滤波,过滤由按压带来的波形干扰,没有实现自动心肺复苏与自动除颤的有机和有序结合。
[0005]专利(申请号为202011111884.X)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心脏电除颤心肺复苏一体机,包括:心肺复苏机和胸带,心肺复苏机包括:底板、机盖、电源装置、按压装置、控制装置、按压部、挂钩部、调节旋钮和报警器,胸带包括:连接带、挂环和贴片,控制装置包括:向按压装置发送指令的分析模块,以及一用于向贴片收发数据的信号收发模块,一贴片抵于人体左侧锁骨下方,另一贴片抵于人体右侧肋骨下方,按压部抵于人体胸骨中、下1/3处,按压部的按压频率设置在110次/分钟,按压深度设定在5cm。该专利的重点在于对心肺复苏机的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和公开,对除颤的设计较少,没有实现自动心肺复苏与自动除颤的有机和有序结合。
[0006]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203682.3)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综合急救系统,包括系统主机、按压装置以及组装单元;所述系统主机内置中心控制器、心肺复苏模块和体外除颤模块;所述心肺复苏模块和所述体外除颤模块连接至所述中心控制器;所述体外除颤模块设有电极接口,并通过所述电极接口与置于所述系统主机外部的除颤电极连接;所述按压装置通过屏蔽电缆连接至所述心肺复苏模块;所述组装单元包括通气呼吸模块;所述通气呼吸模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中心控制器连接。该专利将心肺复苏和除颤结合在了一起,但没有公开具体的相互结合的流程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不间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判别心脏复苏或除颤,实现两者间的有序结合,提高急救成功率。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模块、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电连接;
[0010]所述控制模块自动采集心电信号,并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电击状态:若为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除颤模块工作,且自动除颤模块工作完成后立即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若为不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实现不间断对患者进行急救。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带,固定带用于将急救装置和患者胸部进行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可滑动的卡扣,用于调整固定带的长度。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片,用于放置在自动心肺复苏模块与患者胸部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盘、传动皮带、第二齿轮盘和螺旋按压棒,电机与第一齿轮盘固定,第二齿轮盘和螺旋按压棒固定,第一齿轮盘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二齿轮盘连接;
[0015]当控制模块控制电机转动时,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盘转动,第一齿轮盘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第二齿轮盘带动螺旋按压棒上下移动,对患者进行按压,最终实现自动心肺复苏。
[0016]优选的,所述自动除颤模块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粘贴于患者胸部两侧,用于采集患者心电信号和释放高压除颤电脉冲。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模式选择模块以及参数修正模块;
[0018]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和阻抗信号,并上传到信号分析模块;
[0019]信号分析模块,根据心电信号判别患者的状态以及根据阻抗信号判别电极片粘贴状态和修正心肺复苏参数,患者的状态包括可电击状态和不可电击状态;
[0020]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电极片的类型,选择对应的除颤模式和心肺复苏模式;
[0021]参数修正模块,用于实时根据患者的阻抗信号,对自动心肺复苏模块的参数进行修正。
[0022]优选的,所述参数修正模块对自动心肺复苏模块的修正为:
[0023]自动心肺复苏的按压幅度修正公式为:A2=A0+Ka*(A1

A0)(1)
[0024]公式(1)中,A2表示修正后的按压幅度,A0表示预设按压幅度;Ka表示幅度修正系数;A1表示根据患者阻抗检测到的按压幅度;
[0025]自动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的修正公式为:F2=F0+Kf*(F1

F0)(2)
[0026]公式(2)中,F2表示修正后的按压频率;F0表示预设按压频率;Kf表示频率修正系数;F1表示根据患者阻抗检测到的按压频率。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急救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急救装置安放到患者胸部妥当后,按下开机按键进行开机;
[0029]S2:急救装置通过电极片采集患者阻抗并进行分析,若阻抗在预设阻抗范围之内则进入S3,若阻抗不在预设阻抗范围之内则发出报警故障提示;
[0030]S3:根据患者的心电信号判别患者的状态,若为可电击状态则进入S4;若为不可电击状态则进入S5;
[0031]S4:当患者为可电击状态,控制模块识别电极片的类型,输出对应的自动除颤模式,从而对患者进行自动除颤;
[0032]S5:当患者为不可电击状态,控制模块识别电极片的类型,输出对应的自动心肺复苏模式,同时停止自动除颤模式,从而对患者进行自动按压,实现心肺复苏。
[0033]优选的,患者的状态判别方法为:
[0034]当患者的心电信号包括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扑动中的至少一种时,则可判定患者状态为可电击;当患者心电信号为心动过缓、电机械分离、室性自主心律和正常的心律中的任意一种时,则可判定患者状态为不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模块、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自动心肺复苏模块、自动除颤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自动采集心电信号,并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电击状态:若为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除颤模块工作,且自动除颤模块工作完成后立即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若为不可电击状态则控制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工作,实现不间断对患者进行急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带,固定带用于将急救装置和患者胸部进行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可滑动的卡扣,用于调整固定带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隔离片,用于放置在自动心肺复苏模块与患者胸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心肺复苏模块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盘、传动皮带、第二齿轮盘和螺旋按压棒,第一齿轮盘安装在电机上,第二齿轮盘和螺旋按压棒通过蜗轮蜗杆连接,第一齿轮盘通过传动皮带与第二齿轮盘连接;当控制模块控制电机转动时,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盘转动,第一齿轮盘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第二齿轮盘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螺旋按压棒上下移动,对患者进行按压,最终实现自动心肺复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除颤模块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粘贴于患者胸部两侧,用于采集患者心电信号和释放高压除颤电脉冲。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心脏复苏和自动除颤结合的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模式选择模块以及参数修正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和阻抗信号,并上传到信号分析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根据心电信号判别患者的状态以及根据阻抗信号判别电极片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爽宁恺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集团席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