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悬架、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特别是一种自适应悬架、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机器人底盘,通常采用四轮悬架方式,机器人从动轮或者驱动轮与底盘为刚性连接或与底盘通过非独立悬架进行连接。无论是刚性连接的悬挂方式,还是通过非独立悬架的悬挂方式,机器人在越障时与地面接触不充分,与地面的滚动摩擦力减小,最后导致打滑等问题;本技术对底盘进行重新设计自适应后轮越障结构,能提高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悬架、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悬架,包括:
[0006]上框架,所述上框架的前端用于安装前桥组件,所述上框架的后端与至少一组铰接组件固定连接;
[0007]每组所述铰接组件均包含一铰接上板和一铰接下板,每个所述铰接上板同与之相对应的铰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1),所述上框架(1)的前端用于安装前桥组件(3),所述上框架(1)的后端与至少一组铰接组件(2)固定连接;每组所述铰接组件(2)均包含一铰接上板(2.1)和一铰接下板(2.2),每个所述铰接上板(2.1)同与之相对应的铰接下板(2.2)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铰接上板(2.1)均与上框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每个铰接下板(2.2)均用于与后桥组件(4)固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板(2.1)上设有铰接限位板(2.3),所述铰接限位板(2.3)用于限定铰接下板(2.2)转动的角度。3.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悬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桥组件(3),所述前桥组件(3)与上框架(1)的前端连接;后桥组件(4),所述后桥组件(4)通过至少一组铰接组件(2)与上框架(1)的后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组件(3)包括两个前轮(3.1)、一个底板(3.2)和至少一个减震连接块(3.3),所述底板(3.2)通过至少一个减震连接块(3.3)与上框架(1)的前端连接,所述底板(3.2)上还安装有转向组件(5),所述转向组件(5)与两前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小驴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