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穿垃圾填埋场的隧道截污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穿垃圾填埋场的隧道截污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隧道设计与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焚烧方式处理城市垃圾所剩下的灰渣也都采用填埋方式来处理。垃圾填埋场地基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如不均匀沉降、高压缩性及污染性,其中污染性影响最大,如果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出现缺陷极易导致垃圾渗滤液泄漏,同时早期垃圾填埋场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其防渗系统的耐久性也存在较大隐患。如果垃圾填埋场中所含的污染物随水分渗出,并与降雨径流等形成垃圾渗滤液,直接渗入到地下水,将对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破坏。
[0003]隧道排水系统是隧道设计、建造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排水系统安全运营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的成败。隧道排水系统将渗入到隧道内部地下水排入到隧道内部排水沟,以减小作用在隧道结构上水压力荷载。城市建设范围扩大,城市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延伸到原本处于市郊的垃圾填埋场附近,采用隧道下穿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垃圾填埋场的隧道截污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置在隧道初支结构(19)与隧道衬砌结构(15)之间以及隧道仰拱内,包括排水层(18)、阻隔层(17)、防水排污层(16)、中央排污沟(7)、排水侧沟(8)、DTRO反渗透处理器(12);其中,排水层(18)包括纵向排水盲管(2)、环向排水盲管(5)、止水条(3)、连通管(6)、COD监测传感器(9)、电子阀门(10);主要起到隧道衬砌结构背后地下水排放与污染物含量监测,根据COD传感器监测排放地下水污染状况与电子阀门监测排水压力,当符合环境排放标准时,电子阀门开启,否则电子阀门关闭,启动后续阻隔、排污、滤液处理功能;阻隔层(17)包括无纺土工布(20)、三维双向土工格室(21)、素混凝土(13)、钠基膨润土(14);主要起到阻隔、吸附污染物的作用,降低污染物的浓度;防水排污层(16)包括HDPE土工膜(22)、纵向排污盲管(1)、环向排污盲管(4)、止水条(3)和连通管(6);主要起到防止污染物对隧道衬砌结构防水层的破坏,将污染物排出隧道防排水系统;排水层(18)、阻隔层(17)、防水排污层(16)从隧道外侧依次布置在隧道初支结构(19)与隧道衬砌结构(15)之间;排水层(18)通过连通管(6)与排水侧沟(8)连接,防水排污层(16)通过连通管(6)与中央排污沟(7)连接;中央排污沟(7)主要排放污水;排水侧沟(8)主要排放地下水;DTRO反渗透处理器(12)设置在长隧道的中央排污沟(7)的竖向检测井(11)内,或者短隧道的隧道洞外,主要起到污染物渗滤液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垃圾填埋场的隧道截污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层(18),在隧道初支结构(19)表面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20);在无纺土工布(20)上按照沿着隧道轴线方向每10m布置1道环绕隧道断面的环向止水条(3),形成独立集水单元;在集水单元内,沿隧道轴线方向等间隔环绕隧道断面布设环向排水盲管(5),沿着隧道轴线方向布设纵向排水盲管(2),分别在布设在隧道拱部、边墙和拱脚处;在排水层(18)与排水侧沟(8)之间布置连通管(6),跨越阻隔层(17)与防水排污层(16),在连通管(6)连接排水侧沟(8)的末端管内设置COD监测传感器(9)和电子阀门(10),COD监测传感器(9)监测排放地下水污染状况,电子阀门(10)监测排水压力,根据排水压力与污染状况控制电子阀门(10)的开启与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垃圾填埋场的隧道截污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隔层(17),由三维双向土工格室(21)与其上、下两面铺设无纺土工布(20)所组成,在三维双向土工格室(21)内间隔填充喷射素混凝土(13)与钠基膨润土(14),在10m集水单元内,素混凝土(13)与钠基膨润土(14)在三维双向土工格室内(21)填充为相互间隔1m;三维双向土工格室(21)填充素混凝土(13)起到了在隧道初支结构(19)与隧道衬砌结构(15)之间荷载传递的作用,三维双向土工格室(21)填充钠基膨润土(14)起到了过滤吸附可能进入防排水系统的垃圾填埋场污水中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张鹏,方忠强,周恒,陈浩,林晨,杨振峰,孙统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