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03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调蓄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进水管、过滤装置和曝气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支架、阻拦网、旋转电机、电机外壳、连接杆、细滤网和支撑组件,通过阻拦网,对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阻挡,从而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流入进水管,经由细滤网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连接杆和细滤网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雨水能够更快的进行过滤,防止发生暴雨时径流量过大,导致细滤网不能够及时进行过滤,当停止下雨时,通过曝气装置,对储存的雨水进行曝气,从而实现防止雨水受到污染,使人们能够进行直接利用,不需要进而二次处理的目的。而二次处理的目的。而二次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调蓄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而雨水受污染程度较低,水质较好,具有更好的直接利用价值,导致雨水资源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现有的雨水调蓄都是通过管道将雨水收集至雨水储存系统,但雨水中会有泥土、树叶、树枝、垃圾等杂物混在其中,导致水质变差,并且雨水混合杂物后,经过蓄水池长时间储存,会导致雨水进步一污染,需要后期进行多道处理才能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雨水经过蓄水池长时间储存,会导致雨水进步一污染,需要后期进行多道处理才能进行二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进水管、过滤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且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一侧;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架、阻拦网、旋转电机、电机外壳、连接杆、细滤网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侧,所述阻拦网与所述支架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旋转电机上,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上,并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细滤网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内部,并对所述细滤网进行支撑,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上,并对所述蓄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曝气处理。
[0005]其中,所述细滤网包括支座和网体,所述网体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所述支座与所述网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网体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
[0006]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圈、固定轴和滚轮,所述支撑圈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管内部;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支撑圈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滚轮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支座抵接,且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0007]其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水泵、连接管、曝气池、搅拌组件和遮挡组件,所述水泵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泵连通,且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管连通,且位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侧;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曝气池上,并对所述曝气池内的雨水进行搅拌;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所述曝气池远离所述搅拌组件的一侧,并
对所述曝气池进行遮挡。
[0008]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底座、从动齿轮、搅拌轴和驱动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曝气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曝气池的一侧;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曝气池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曝气池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搅拌轴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曝气池内部;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并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进行转动。
[0009]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0]其中,所述搅拌轴包括轴体和叶片,所述轴体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曝气池内部;所述叶片与所述轴体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轴体上。
[0011]其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安装台、安装架、液压缸和挡罩,所述安装台与所述曝气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曝气池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台远离所述曝气池的一侧;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曝气池的一侧;所述挡罩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上,并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所述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下,所述进水管的开口设置在地面上,能够使地面上的雨水从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蓄水池,通过所述阻拦网,对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如树枝、树叶等杂物进行阻挡,防止其进入所述蓄水池,从而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雨水经过所述阻拦网进行初步过滤后进入所述进水管,经由所述细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将雨水中更加细小的杂物进行过滤,通过所述支架,对所述旋转电机进行支撑,通过所述电机外壳,对所述旋转电机进行保护,防止所述旋转电机遇水发生故障,通过所述旋转电机的工作,带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细滤网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雨水能够更快的进行过滤,防止发生暴雨时径流量过大,导致所述细滤网不能够及时进行过滤,造成雨水四处流动,影响小区居民正常出行情况发生,当停止下雨时,通过所述曝气装置,对储存的雨水进行曝气,防止雨水中的悬浮体下沉,加强雨水中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雨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从而实现防止雨水受到污染,使人们能够进行直接利用,不需要进而二次处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0018]图5是图3的C处放大图。
[0019]图6是图3的D处放大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座和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7的E处放大图。
[0022]图中:1

蓄水池、2

进水管、3

过滤装置、31

支架、32

阻拦网、321

底板、322
‑ꢀ
安装板、323

竖向杆、33

旋转电机、34

电机外壳、35

连接杆、36

细滤网、361
‑ꢀ
支座、362

网体、37

支撑组件、371

支撑圈、372

固定轴、373

滚轮、4

曝气装置、41

水泵、42

连接管、43

曝气池、44

搅拌组件、441

底座、442

从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进水管、过滤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且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一侧;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架、阻拦网、旋转电机、电机外壳、连接杆、细滤网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侧,所述阻拦网与所述支架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旋转电机上,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上,并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细滤网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内部,并对所述细滤网进行支撑,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蓄水池上,并对所述蓄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曝气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滤网包括支座和网体,所述网体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所述支座与所述网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网体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圈、固定轴和滚轮,所述支撑圈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管内部;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支撑圈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滚轮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支座抵接,且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与小区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水泵、连接管、曝气池、搅拌组件和遮挡组件,所述水泵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炫王梦雪朱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回归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