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73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可调节、便于开孔、避免开孔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间距通过可移动结构调节。该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滑动结构将第一定位板向后推出使其延伸至固定板的后侧,然后将第二定位板位沿第三矩形凹槽向后推出,然后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可移动结构用于调节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间距与开孔的尺寸相同,然后进行开孔即可,操作简单,适合在医疗器械领域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单孔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肚脐上开孔,手术器械通过肚脐上的开孔进入腹部,精准定位,该技术作为一种术式改进和创新,满足了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对手术更加微创化的要求,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脐部切口藏匿于脐孔窝内,下腹部不留任何疤痕,达到了更加美观的目的,由于在肚脐上开孔一般是凭借医生的经验和手感进行开孔的,对于一些年轻的、资历尚浅的医生来说开孔的尺寸还是有所欠缺的,开孔的尺寸过大和多小都不利于患者,也不利于后续的手术和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可调节、便于开孔、避免开孔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用辅助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上表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2),所述第一定位板(2)通过滑动结构固定在固定板(1)的左端,所述固定板(1)的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板(3)且与第一定位板(2)平行,所述第二定位板(3)通过可移动结构固定在固定板(1)的右端,所述可移动结构用于调节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的间距;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的上表面左端的第一矩形凹槽(4),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与固定板(1)的宽度方向互相平行,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的后侧壁与固定板(1)的后端面重合,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与第一定位板(2)相适配,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的左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沿第一矩形凹槽(4)的左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矩形凹槽(4)的右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滑槽且与第一滑槽(5)左右对称,所述第一滑槽(5)的长度和第二滑槽的长度相同且小于第一矩形凹槽(4)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定位板(2)的左端面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滑槽(5)相适配的第一滑块(6),所述第一定位板(2)的右端面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7),当第一定位板(2)位于第一矩形凹槽(4)内时,所述第一滑块(6)位于第一滑槽(5)内,同时第二滑块(7)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可移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的上表面右端的第二矩形凹槽(8),所述第二矩形凹槽(8)与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互相平行,所述第二矩形凹槽(8)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三滑块(9),所述第三滑块(9)的厚度大于第二矩形凹槽(8)的深度,所述第三滑块(9)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板(3)相适配的第三矩形凹槽(10),所述第三矩形凹槽(10)与固定板(1)的宽度方向互相平行,所述第三矩形凹槽(10)的前后长度与第三滑块(9)的前后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3)位于第三矩形凹槽(10)内且可以沿第三矩形凹槽(10)的内侧壁前后滑动,所述固定板(1)的右端面设置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矩形凹槽(8)的右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三滑块(9)的右端面设置有螺纹通孔(12),所述螺纹通孔(12)的中心轴线与圆孔(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螺纹通孔(12)位于第三矩形凹槽(10)的槽底下方且二者存在间隙,所述圆孔(11)内设置有与螺纹通孔(12)相适配的丝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威蔡云强彭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