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47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转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包括架板、支腿、增高板、顶板、液压缸、两个转接板、限位轴、第一吊板、第二吊板、转向伺服电机、横轴、滚压轴、纵板、传料伺服电机、支撑轴、架轴、限位罩、支撑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架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储料槽,支撑箱的顶端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通料槽,通料槽呈半圆柱状,各通料槽均和其中一个储料槽相对,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位于其中一个通料槽的内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推动块,第二推动块和另一个通料槽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使用者的力气,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生产的效果。于大批量生产的效果。于大批量生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热转印机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热转印技术应用在对物体表面进行印制图画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使用图画在加热后将图画印在物品的外表面,容器的外表面印制广告和产品标识的形式应用较为广泛,而现有的热转印设备多为单轴,使用者将产品架设在轴上,通过上部传动装置带动物品转动,之后将热转印膜的上模和防护膜翻开,通过压制粘贴面,将热转印膜贴在物体的表面而对多个较细长的物体进行热转印时,需要使用者移动多个物体,频次较为频繁,浪费使用者的体力,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具有节省使用者的力气,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生产的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包括架板,所述架板的底端四角位置连接有支腿,所述架板的四角位置连接有增高板,所述架板的上侧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和各所述增高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的顶端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板(1),所述架板(1)的底端四角位置连接有支腿(2),所述架板(1)的四角位置连接有增高板(7),所述架板(1)的上侧设置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底端和各所述增高板(7)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8)的顶端连接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轴连接有两个转接板(14),所述顶板(8)的四角位置区域均滑动配合有限位轴(9),左侧的两个所述限位轴(9)的底端和左侧的转接板(14)的顶端连接,右侧的两个所述限位轴(9)的底端和右侧的转接板(14)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8)的下前侧和下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吊板(19)和第二吊板(20),所述第一吊板(19)的顶端和第二吊板(20)的顶端均和各所述转接板(14)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吊板(20)的后端中部安装有转向伺服电机(21),所述转向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横轴(22),所述横轴(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吊板(19)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横轴(22)的中部连接有滚压轴(18),所述架板(1)的顶端后部连接有纵板(35),所述纵板(35)的后端安装有传料伺服电机(36),所述传料伺服电机(36)的输出轴连接有支撑轴(34),所述支撑轴(34)的前部连接有架轴(33),所述架轴(33)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储料槽,各所述储料槽呈半圆柱状,所述架轴(33)的圆周外壁套装有限位罩(31),所述限位罩(31)的底部和所述架板(1)的中部连接,所述架板(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箱(25),所述支撑箱(25)的顶端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通料槽,所述通料槽呈半圆柱状,各所述通料槽均和其中一个储料槽相对,所述支撑箱(25)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气缸(26),所述第一气缸(26)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推动块(28),所述第一推动块(28)位于其中一个通料槽的内部,所述支撑箱(25)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气缸(29),所述第二气缸(29)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推动块(30),所述第二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市金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