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方法及贴合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方法及贴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曲面柔性显示面板的广泛应用,配置有曲面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组件对曲面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3D Lens)之间的贴合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贴合不当则会导致贴合组件的良率下降。
[0003]现有的曲面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通常先将显示面板黏贴在引导膜上,置于硅胶贴合治具上方;在引导膜夹持机构的作用下对显示面板进行预弯;硅胶贴合治具的底座上移,完成贴合;移除硅胶贴合治具,减黏取下引导膜。
[0004]由于硅胶贴合治具的形状、硬度以及表面光滑度的不同会影响显示面板与盖板之间各个位置不都是同时接触,会影响贴合效果。且硅胶贴合治具的底座的结构以及向上运动的速度也会影响贴合效果。此外,现有的贴合方法还因为存在引导膜减黏的工序,在引导膜与显示面板分离时容易产生气泡,且由于显示面板的预弯部分与盖板先行接触贴合,在贴合显示面板其他部分之后,容易在贴合后产生气泡与裂纹,导致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的贴合存在失效风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方法,用于实现显示面板与盖板的贴合,所述盖板具有平面部分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至少一侧的非平面部分,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中间部分和位于所述中间部分至少一侧的边缘部分以及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和非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包括与所述中间部分对应的平面贴合部分和与所述边缘部分对应的非平面贴合部分,所述非贴合面包括与所述非平面贴合部分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平面贴合部分对应的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中非贴合面的第一部分上设置辅助贴合层,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贴合机构;控制所述贴合机构对所述辅助贴合层施加指向所述贴合机构的第一力,使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部分向所述贴合机构弯曲,直至所述边缘部分的曲率大于所述盖板的非平面部分;控制所述贴合机构驱动所述显示面板中非贴合面的第二部分,使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平面部分位移,直至所述贴合面的平面贴合部分与所述盖板的平面部分互相贴合;控制所述贴合机构对所述辅助贴合层施加指向所述盖板的第二力,使所述贴合面的非平面贴合部分与所述盖板的非平面部分互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包括电磁组件,所述辅助贴合层包括磁性层;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所述磁性层,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对应所述边缘部分设置电磁组件;当所述电磁组件通电时,从所述边缘部分指向所述中间部分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磁性层所受到的所述第一力和所述第二力的大小逐渐减小;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组件的通电电流的方向,使得所述磁性层所受到的力在所述第一力和所述第二力之间转换;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组件的通电电流的大小,改变所述磁性层所受到的所述第一力和所述第二力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层包括多个磁铁元件,所述多个磁铁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第一部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多个电磁元件,所述多个电磁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应所述边缘部分依次排布;所述多个电磁元件的通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使得所述磁性层上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还包括贴合治具;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对应所述中间部分设置贴合治具;将所述贴合治具紧贴至所述第二部分;控制所述贴合治具向所述盖板移动,推动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平面部分位移,直至所述平面贴合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互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治具上用于贴合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设置硅胶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所述磁性层;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对应所述中间部分设有电磁组件;控制所述电磁组件通电,使所述磁性层受到的力为所述第二力,所述第二力推动所述显示面板向所述平面部分位移,直至所述平面贴合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互相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多个电磁元件,所述多个电磁元件的通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使得所述第二部分的磁性层各个部位所受到的力相同且均为所述第二力。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贴合机构对所述辅助贴合层施加指向所述盖板的第二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杜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