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别是一种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下加热保暖方面,我国第一代潜水员加热保暖服采取了碳纤维加热材料,全身加热片温度统一控制的方式,在控制技术上利用计算加热功率的方式实行最低档与最高档的温度循环控制。该潜水服温控方式为先计算出最低温与最高温相对应的加热片功率,然后控制加热片的加热功率在两个极限功率之间循环运行,触底反弹。
[0003]现有的温控方式无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温度反馈,无法设置闭环控制回路,也就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精确化的控制。同时,加热保暖服的加热片未实现分区控制,无法根据个人感受进行局部温度的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块(100),包括控制芯片(101)、与所述控制芯片(101)通过电路连接的加热驱动板(102)、与所述控制芯片(101)连接的调控模块(104),以及与所述加热驱动板(102)通过电路并连的支路加热单元(103);反馈模块(200),包括温度传感器(201)与降压模块(202),所述温度传感器(201)连接降压模块(202)和控制芯片(1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模块(300),所述电池模块(300)通过电路与所述降压模块(202)和所述加热驱动板(102)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加热单元(103)包括胸部支路(103a)、背部支路(103b)、手臂支路(103c)、大腿支路(103d)、小腿支路(103e)和脚部支路(103f)。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01)包括T1传感器(201a)、T2传感器(201b)、T3传感器(201c)、T4传感器(201d)、T5传感器(201e)和T6传感器(201f),所述温度传感器(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维,方以群,徐佳俊,刘祥盛,杨园园,巩浩,葛坤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杉达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