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家玉专利>正文

智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18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器,包括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交流电源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流电源接口单元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单元输入端相连、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开关功率转换单元和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整流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与电池组相连,串联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微控开关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开与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解决控制电源控制器的供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技术背景现有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均为铅酸电池充电器,并且这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大多采用50年代的充电理论。这种铅酸电池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定电流持续 地向所述充电器的电池充电。授权公告号为CN2640099,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技术专 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该专利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包括整 流部件、控制部件,整流部件包括第一整流装置1、推挽逆变装置2、第二整 流装置3,第一整流装置1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6连接,为推挽逆变装置2提 供电源电压的第一整流装置1的输出端与推挽逆变装置2的电源端连接,推挽 逆变装置2通过一变压器与第二整流装置3连接,第二整流装置3的输出端与 电池组4的输入端连接;电池组4的输入端通过一电阻与以TL494为核心的 控制部件5的电源供电端连接,以TL494为核心的控制部件5的推挽输出端 通过另一变压器与推挽逆变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虽然该专利所述充电器能够 较安全地实现电池组4的充电,但该专利不能控制控制部件5即电源控制器的 供电情况。因此,如何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不能控制电源控制器的 供电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背景问题的客观存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 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用于解决控制电源控制器的供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包括与交流电源相连 的交流电源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流电源接口单元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单元输入端转换单元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整流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充 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与电池组相连,所述智能充电器进一步包括,串联在 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微控开关 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开与关。优选地,所述充电器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负 放电脉冲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的充电脉冲下沿打开,为所述电-池纟且;改电。优选地,在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极性连接保护传感器, 用于检测电池组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状态极性。优选地,所述充电器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负 放电脉冲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的充电脉冲下沿打开,为所述 电池《且》文电。接器,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指令,校正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充电器之间的 连接极性。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充电控制器之间串联电池电压检测器,用于实 时检测电池的充电电压,反馈给所述充电控制器。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器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之间串联充电电压反馈 控制器,用于接收充电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流单元与所述充电控制器之间串联辅助供电装置,用 于为所述充电控制器提供电能。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具体为高频变压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功 率转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变为脉冲方波电流;所述高频变压整流单元包括串联在开关功率转换单元输出端与第二整流 单元输入端之间的高频变压器。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充电器,包括微控开关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 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开与关。由于不管是离线的电源控制器还是在 线的电源控制器,都能通过微控开关单元控制电源控制器工作与否,因此纟敖控 开关单元为所述智能充电器提供了微功耗待机的功能,能够控制电源控制器的 供电与否。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t术所述智能充电器结构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智能充电器第 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微控开关单元22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负脉冲放电器15实施例电路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极性连接保护传感器21电路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源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4电路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4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器19电路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充电控制器17电路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辅助供电装置24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用于解决有效控制电源控制器的供电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充电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该图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充电器第一种实施例结构框图。 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所述智能充电器,包括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交流电源才妻口单元11 、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接口单元11输出端相连的第 一整流单元12 、转换单元13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整流单元14,以及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4输 出端相连的充电控制器17;所述充电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 单元1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4输出端与电池组16相连。交流电源接口单元ll:用于与交流电源相连。交流电源接口单元ll可以 采用电源插头形式,或者现有技术中其他形式的交流电源接口 ,此为公知技术, 这里不再多述。第一整流单元12:用于将交流电源接口单元11传送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输 出一个直流电压至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第一整流单元12可以采用常规整流电路,此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多述。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4具体可以为高频变压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变为脉冲方波电流。所述高频变压整流单元包括串联在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输出端与第二整 流单元14输入端之间的高频变压器。严格说第二整流单元14是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的附属部分,第二整流单 元14与同类型的整流器存在着区别,这个区别在于第二整流单元14不对滤波 作处理,取消了同类型的整流器电解电容后就加滤波的连续的直流电流,而是 将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输出的直流电流变成间断的脉冲方波。第二整流 单元14实现用脉沖的方式向电池组16充电,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电池的极化现 象发生。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4具体为高频变压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功率转 换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流转变为脉冲方波电流。所述高频变压整流单元包括串联 在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输出端与第二整流单元14输入端之间的高频变压器。充电控制器17,通过电压比较实现。充电控制器17可以采用常规的充电 器。充电控制器17在电路上让电压比较器更稳定的工作,充电控制器17的控 制范围要尽量宽,控制灵敏度尽量的好。所述充电器还可以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4输出端和所述充电控 制器17输入端的充电电压一企测器19。充电电压检测器19可以有多种电路实 现这个功能,本文不估:B兌明。所述智能充电器进一步包括,串联在所述充电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所述 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的输入端之间的微控开关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 制器17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的开与关。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智能充电器,包括纟敖控开关单元22,接收所述充 电控制器17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的开与关。通过^f效控开关单元 22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13的功率开关,因此微控开关单元22为所述智能 充电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器,包括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交流电源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流电源接口单元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单元输入端相连、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开关功率转换单元和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整流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与电池组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充电器进一步包括,串联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微控开关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开与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器,包括与交流电源相连的交流电源接口单元、与所述交流电源接口单元输出端与第一整流单元输入端相连、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开关功率转换单元和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整流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相连的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与电池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器进一步包括,串联在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微控开关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开关功率转换单元的开与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在所述 第二整流单元输出端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负放电脉冲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第 二整流单元输出的充电脉沖下沿打开,为所述电池组放电。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控制器 和所述电池组之间串联极性连接保护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组与所述充电器的 连接状态极性。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在所述二整流单元输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玉陈斌文侯书铭
申请(专利权)人:田家玉阮海彬陈斌文闫露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