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有时称为“有机EL元件”)应用于移动电话和电视等的全彩显示器。若对有机EL元件施加电压,则从阳极向发光层注入空穴,而且从阴极向发光层注入电子。然后,在发光层中,所注入的空穴与电子发生复合而形成激子。此时,根据电子自旋的统计规则,单重态激子以25%的比例生成,以及三重态激子以75%的比例生成。为了实现有机EL元件的性能提高,对于用于有机EL元件的化合物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作为有机EL元件的性能,可以举出例如亮度、发光波长、色度、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和寿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18587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61656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08177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性能得到改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发光效率得到改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提供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阳极、阴极、以及配置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含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第一化合物作为第一主体材料,所述第二发光层含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第二化合物作为第二主体材料,在所述通式(1)中,R
101
~R
1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卤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
‑
Si(R
901
)(R
902
)(R
903
)所示的基团、
‑
O
‑
(R
904
)所示的基团、
‑
S
‑
(R
905
)所示的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50的芳烷基、
‑
C(=O)R
801
所示的基团、
‑
COOR
802
所示的基团、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或者所述通式(11)所示的基团,
其中,R
101
~R
112
中的至少1个为所述通式(11)所示的基团,在所述通式(11)所示的基团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通式(11)所示的基团相互相同或者不同,L
101
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二价杂环基,Ar
101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mx为1、2、3、4或5,在L
101
存在有2个以上的情况下,2个以上的L
10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Ar
101
存在有2个以上的情况下,2个以上的Ar
10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所述通式(11)中的*表示与所述通式(1)中的苯并[a]蒽环的键合位置,在所述通式(2)中,R
201
~R
208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卤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
‑
Si(R
901
)(R
902
)(R
903
)所示的基团、
‑
O
‑
(R
904
)所示的基团、
‑
S
‑
(R
905
)所示的基团、
‑
N(R
906
)(R
907
)所示的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50的芳烷基、
‑
C(=O)R
801
所示的基团、
‑
COOR
802
所示的基团、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L
201
和L
202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二价杂环基,Ar
201
和Ar2
02
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在所述通式(1)所示的第一化合物和所述通式(2)所示的第二化合物中,R
901
、R
902
、R
903
、R
904
、R
905
、R
906
、R
907
、R
801
和R
80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在R
901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2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2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3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3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4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4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5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5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6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6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907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907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801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80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在R
802
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R
802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通式(11)所示的基团为下述通式(111)所示的基团,在所述通式(111)中,
X1为CR
143
R
144
、氧原子、硫原子或NR
145
,L
111
和L
112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二价杂环基,ma为1、2、3或4,mb为1、2、3或4,ma+mb为2、3或4,Ar
101
与所述通式(11)中的Ar
101
含义相同,R
141
、R
142
、R
143
、R
144
和R
145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卤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
‑
Si(R
901
)(R
902
)(R
903
)所示的基团、
‑
O
‑
(R
904
)所示的基团、
‑
S
‑
(R
905
)所示的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50的芳烷基、
‑
C(=O)R
801
所示的基团、
‑
COOR
802
所示的基团、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mc为3,3个R
14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md为3,3个R
142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ma为1或2,mb为1或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ma为1,mb为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Ar
101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Ar
101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a]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01)表示,在所述通式(101)中,R
111
和R
112
之中的1个表示与L
101
的键合位置,R
133
和R
134
之中的1个表示与L
101
的键合位置,R
101
~R
110
、R
121
~R
130
、并非与L
101
的键合位置的R
111
或R
112
、以及并非与L
101
的键合位置的R
133
或R
134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卤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
‑
Si(R
901
)(R
902
)(R
903
)所示的基团、
‑
O
‑
(R
904
)所示的基团、
‑
S
‑
(R
905
)所示的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7~50的芳烷基、
‑
C(=O)R
801
所示的基团、
‑
COOR
802
所示的基团、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环基,L
101
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二价杂环基,mx为1、2、3、4或5,在L
101
存在有2个以上的情况下,2个以上的L
101
相互相同或者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L
101
为单键、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亚芳基。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02)表示,在所述通式(102)中,R
111
和R
112
之中的1个表示与L
111
的键合位置,R
133
和R
134
之中的1个表示与L
112
的键合位置,R
101
~R
110
、R
121
~R
130
、并非与L
111
的键合位置的R
111
或R
112
以及并非与L
112
的键合位置的R
133
或R
134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50的卤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
‑
Si(R
901
)(R
902
)(R
903
)所示的基团、
‑
O
‑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崎聪美,西村和树,中野裕基,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