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封阻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8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一种用于将光学元件封阻在封阻装置的插入件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封阻装置的插入件,该插入件相对于封阻装置被封阻;提供第一微粒形式的处于固态的热塑性材料,提供的热塑性材料具有包含在操作范围内的特征;在热塑性材料处于熔化状态并在中等压力下流动的温度下加热提供的热塑性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在插入件上提供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加热的热塑性材料;将光学元件放置在处于熔化状态的热塑性材料上;允许热塑性材料固化,从而将光学元件封阻在插入件上;将固化的热塑性材料转变成第二微粒形式,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旨在封阻另一光学元件。在封阻另一光学元件。在封阻另一光学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元件封阻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封阻方法和装置,用于将光学元件封阻到插入件,该插入件在光学镜片(即,眼科镜片)的生产中与机加工、研磨和加工设备一起使用。

技术介绍

[0002]制备光学或眼科镜片的工艺通常始于未完成或半成品的玻璃或塑料镜片毛坯。典型地,半成品镜片毛坯具有已完成的抛光的前表面和未完成的后表面。通过将材料从透镜毛坯的后表面磨掉,生成所需的矫正处方。随后,对其已经被赋予矫正处方的表面进行抛光,且由此加工的透镜毛坯的外围边缘具备最终所希望的轮廓,由此建立了成品光学透镜或眼科镜片。根据其他加工方法,可以使用例如三向机加工从镜片毛坯来直接加工成品眼科镜片。透镜毛坯可以是塑料或玻璃透镜毛坯。
[0003]在这些各种加工操作期间,有必要牢固地保持镜片毛坯在镜片封阻装置上准确对准和就位。这个程序经常被称为“镜片封阻”。
[0004]迄今为止,使用各种材料将镜片毛坯固定到镜片封阻装置上。这些材料包括胶、沥青和低温可熔金属合金。胶和沥青的使用,除了很杂乱之外,还存在通常是不可再用或不可回收的另外缺点。低温金属合金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尤其是因为这些合金通常由比如镉、锡、铅和铋等金属制成。
[0005]为克服这些问题,已经开发了有待用作镜片封阻材料的有机低收缩材料。
[0006]以3M创新特性公司(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名义的申请US 6,036,313披露了适合于利用热塑性材料进行镜片封阻的化合物族的示例。所披露的封阻组合物具有许多超过传统金属合金材料的优点。例如,这些镜片封阻组合物是无毒的、环境上安全的,优选地可生物降解的。进一步地,所披露的热塑性材料是不可交联的,也就是说,通过再次加热,它再次变成流体,并且可以被重复使用。
[0007]然而,专利技术人已经注意到变暖的热塑性材料的老化会导致不期望的副作用,包括在镜片的前表面上不可控制的热塑性材料残留物。
[0008]相应地,由于热塑性材料,需要改进对固定到封阻装置的插入件上的光学元件的封阻,特别是为了避免热塑性材料老化的不良影响。
[0009]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每个封阻过程中使用新鲜的热塑性材料。然而,这种解决方案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0010]因此,本披露内容的目标是以环保的方式对利用热塑性材料封阻固定到插入件上的光学元件的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根据本披露内容,该目的得以实现是由于一种用于将光学元件封阻在封阻装置的插入件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2]‑
提供封阻装置的插入件,该插入件相对于封阻装置被封阻;
[0013]‑
提供第一微粒形式的处于固态的热塑性材料,提供的热塑性材料具有包含在操作范围内的特征;
[0014]‑
在热塑性材料处于熔化状态并在中等压力下流动的温度下加热提供的热塑性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0015]‑
在插入件上提供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加热的热塑性材料;
[0016]‑
将光学元件放置在处于熔化状态的热塑性材料上;
[0017]‑
允许热塑性材料固化,从而将光学元件封阻在插入件上;
[0018]‑
将固化的热塑性材料转变成第二微粒形式,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旨在封阻另一光学元件。
[0019]通过将固化的热塑性材料转变成微粒形式,它实现了节约消耗品和环保的方式。
[0020]实际上,使用微粒形式的热塑性材料并且转变微粒形式的固化热塑性材料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有利地,微粒形式允许控制所使用的热塑性材料的量,并且仅使用所需量的热塑性材料。因此,该方法避免了不必要地使用/加热热塑性材料,并且因此允许防止热塑性材料的过早老化。
[0021]这进一步降低了能量消耗并简化了制造过程。
[0022]微粒形式可以是例如颗粒、粒子、棒、粉末、块或立方体。
[0023]微粒的大小可以在1mm至5mm之间、优选地在1mm至2mm之间。当微粒的大小在1mm至2mm之间时,将热塑性材料转变成这种大小的微粒的时间和将其均匀熔化的时间都很短。事实上,转变的时间随着微粒大小的增加而减少,而均匀地熔化的时间随着微粒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0024]第一微粒形式和第二微粒形式可以在颗粒的大小和/或重量上基本相似。术语“基本上”是指颗粒大小或重量的差异最大为+/

10%。
[0025]此外,微粒形式允许热塑性材料被快速加热并均匀地熔化。此外,它在转变时间和获得均匀熔化的材料所需的时间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折衷。
[0026]在本披露内容中,“操作范围”是指热塑性材料允许光学镜片被封阻而没有或有非常有限的不期望的副作用(比如在解除封阻后在光学元件的前表面上的残留物)的范围。
[0027]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封阻光学元件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0028]‑
测量热塑性材料的特征;
[0029]‑
将测量的特征与操作范围进行比较;
[0030]‑
如果测量的特征不被包含在操作范围内,则将第一量的第一微粒形式的热塑性材料与第二量的第二微粒形式的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混合。
[0031]将第一量的第一微粒形式的热塑性材料与第二量的第二微粒形式的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混合使得混合的热塑性材料具有被包含在操作范围内的特征,并且使得混合的热塑性材料是提供的热塑性材料。
[0032]有利地,此方法允许通过控制和优化热塑性材料的特征来管理热塑性材料的老化。因此,消除或至少显著减少了不期望的副作用,包括光学元件前表面上不可控制的热塑性材料残留物。同时,控制和减少了新鲜热塑性材料的再填充,从而实现了节约消耗品和环保的方式。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被优化用于保存热塑性材料,这使得获得品质非常高的镜片,确保了生态学方式。
[0034]该特征可以是取决于热塑性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的任何特征。热塑性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对应于化学老化,在化学老化期间大分子网络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该特征可以是光学的、物理的或化学的,例如分子量、转换点的变化、化学组成的变化、粘度、颜色、储存和松弛模量、粘合剂、目视比色法、化学氧化、内聚强度和剪切强度。
[0035]可以测量处于熔化状态或固态的热塑性材料的特征。在粘度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处于熔化状态的特征。
[0036]优选地,该特征可以是热塑性材料的粘度。有利地,热塑性材料的粘度是易于实时测量的特性。
[0037]所述转变热塑性材料可以包括同时进行将第一量的热塑性材料与第二量的处于固态的热塑性材料的所述混合。
[0038]替代性地,所述混合可以被推迟,并且可以在所述转变之后实现。
[0039]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另外的实施例,加热的热塑性材料对应于用于封阻单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热塑性材料。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将光学元件封阻在封阻装置的插入件上的方法(S1),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S11)所述封阻装置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相对于所述封阻装置被封阻;

提供(S12)第一微粒形式的处于固态的热塑性材料,所述提供的热塑性材料具有被包含在操作范围内的特征;

在所述热塑性材料处于熔化状态并在中等压力下流动的温度下加热(S13)所述提供的热塑性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插入件上提供(S14)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加热的热塑性材料;

将所述光学元件放置(S15)在处于所述熔化状态的所述热塑性材料上;

允许(S16)所述热塑性材料固化,从而将所述光学元件封阻在所述插入件上;

将固化的热塑性材料转变(S17)成第二微粒形式,所述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旨在封阻另一光学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封阻光学元件的方法(S1),包括:

测量(S21)所述热塑性材料的特征;

将所述测量的特征与所述操作范围进行比较(S22);

如果所述测量的特征不被包含在所述操作范围内,则将第一量的所述第一微粒形式的热塑性材料与第二量的所述第二微粒形式的转变的热塑性材料混合(S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封阻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的方法(S1),其中,所述转变(S17)所述热塑性材料包括同时进行所述将所述第一量的热塑性材料与所述第二量的处于固态的热塑性材料混合(S23)。4.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方法(S1),其中,所述测量的特征是所述热塑性材料的粘度。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方法(S1),其中,所述加热的热塑性材料对应于用于封阻单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热塑性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封阻一个光学元件的方法(S1),其中,所述加热的热塑性材料对应于用于封阻少于20个光学元件的一定量的热塑性材料。7.一种用于机加工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封阻(S1)一个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允许(S16)所述热塑性材料固化之后并且在所述转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依视路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