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技术

技术编号:3342868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石墨材料放入管式炉中,并通入硅烷气体;在此基础上通入烯烃或炔烃气体,得到负极活性物质前驱体;最后将负极活性物质前驱体与沥青溶液混匀,后处理得到负极活性物质;然后进一步将制备得到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制备负极极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活性物质在石墨表面嵌入亚纳米尺寸的硅团簇后,通过在颗粒表面包覆碳层,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硅表面直接暴露在电解液中,以减少副反应,并可增加颗粒导电性,进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高能源转换效率的储能设备,在新能源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最近的几十年,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动力电池的普及,对更高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开发高容量负极材料取代传统的石墨阳极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最有效的方法。硅(Si)通过与锂离子进行合金化反应,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592mAh
‑1),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开潜力的材料。此前大多数关于硅负极的制备往往使用金属合金化、还原氧化硅、溶胶凝胶、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机械粉碎等方法,来得到颗粒较大的形貌(纳米线、纳米片、纳米管、空心结构和核壳结构)。在商用上,出于成本和性能的综合考虑,一般会与碳基材料复合制备。
[0003]由于硅在嵌锂时体积膨胀大,导致硅的结构严重崩塌和固态电解质间相(SEI)不稳定,这不仅会使颗粒因膨胀破裂而失去与集流体的接触,还会不断地将破裂后产生的新表面暴露在电解液中,影响SEI膜的稳定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材料放入管式炉中,并通入硅烷气体;(2)在步骤(1)的基础上通入烯烃或炔烃气体,得到负极活性物质前驱体;(3)将步骤(2)得到的负极活性物质前驱体与沥青溶液混匀,后处理得到负极活性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入硅烷气体过程中,通气速率为10

100cm
3 min
‑1,通气温度为400

600℃,通气时间为10

1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烯烃或炔烃气体过程中,通气速率为10

100cm
3 min
‑1,通气时间为10

1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唯黄海宁王宝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