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混合器结构、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85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处理混合器结构、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其中后处理混合器结构包括:壳体,设有腔体;隔板,设于腔体内,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喷嘴,设于壳体;混合组件,设于第一腔内;内壳,设于第二腔内,内壳、隔板以及壳体围设出第三腔;扰流结构,设于第三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腔内设置内壳,尿素喷雾经过混合组件后与内壳的壳壁接触,由于内壳设于壳体内部,内壳与尾气的温差极小,有利于减少对流换热,提升尿素热解效率,确保生成的氨气的浓度,及时、有效地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满足道路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满足道路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满足道路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混合器结构、发动机和工程机械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处理混合器结构、一种发动机和一种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自颁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及《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以下简称“国六”)以来,后处理混合器的基本布置型式有圆筒直列式、U型、S型、箱式等,根据不同布置型式,混合器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
[0003]相关技术的后处理混合器,喷嘴以喷雾的形式喷射出尿素,尿素喷雾先后经过混合组件与扰流结构。经过混合组件后的尿素喷雾一部分会直接与封装壳体接触,由于尾气与封装壳体存在温度差,两者会产生对流换热,尿素热解效率降低,导致生成的氨气浓度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混合器结构。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处理混合器结构的发动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混合器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设有腔体(111);隔板(120),设于所述腔体(111)内,所述隔板(120)与所述腔体(111)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120)将所述腔体(111)分隔为第一腔(1111)和第二腔(1112);喷嘴(130),设于所述壳体(110),所述喷嘴(130)与所述第一腔(1111)连通;混合组件(140),设于所述第一腔(1111)内;内壳(160),设于所述第二腔(1112)内,所述内壳(160)、所述隔板(120)以及所述壳体(110)围设出第三腔(150);扰流结构(170),设于所述第三腔(15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混合器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0)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槽(121),所述连通槽(121)与所述第一腔(1111)连通,所述连通槽(121)与所述第三腔(15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处理混合器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140)包括:第一混合器(141),所述第一混合器(141)呈圆台型,所述第一混合器(141)的小端与所述喷嘴(130)连通;混合管(144),穿设于所述隔板(120),所述混合管(1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器(141)的大端连通,所述混合管(1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腔(15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混合器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器(141)包括:第一本体(1411),所述第一本体(1411)内设有第一混合腔(1412);第一开口(1413),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411)的小端,所述第一开口(1413)与所述第一混合腔(1412)连通,所述第一开口(1413)与所述喷嘴(130)连通;第二开口(1414),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411)的大端,所述第二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缪丰隆丁树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