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催化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46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催化器和车辆。排气催化器包括:外壳,外壳设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流体均布装置和催化载体,自进气端向排气端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流体均布装置用于提升自进气端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催化载体用于承载加速分解有害气流的催化剂。该排气催化器,流体均布装置和催化载体自进气端向排气端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流体均布装置用于提升自进气端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使得有害气流更均匀地供向以及通过催化载体,从而达到提升有害气流分解效率的目的,因此该排气催化器对有害气流的净化效果更好,无需增大催化载体的体积,也无需增加催化载体上催化剂的涂敷量。载体上催化剂的涂敷量。载体上催化剂的涂敷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催化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气催化器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排气催化器是车辆排气系统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将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使有害气流(即:车辆有害气流)得以净化。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催化器,包括进气端锥10、筒体20、催化载体30、保温衬套40和排气端锥50,催化载体30通过套设在其外的保温衬套40压装在筒体20内,进气端锥10和排气端锥50连接在筒体20的两端。
[0003]为了达到较好的催化效率,使有害气流均匀的流向催化载体端面,让排气催化器全区域介入工作状态,可以更好地发挥排气催化器的氧化还原作用,达到提升有害气流净化效果的目的。而针对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问题,当前采用的方案是:提高有害气流速度均匀性系数(即:筒体径向外端有害气流的速度与筒体中心处的有害气流的速度的比值)、降低有害气流峰值速度偏心率系数(极:自进气端锥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落至催化载体上的位置,该位置与催化载体轴线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与催化载体半径的比值)。现阶段我们设计的目标是速度均匀性系数要大于等于0.9(理想系数为1),而速度偏心率系数要小于0.7。
[0004]当前采取的解决方式是:通过结构优化及仿真分析,对排气催化器的前端锥结构及布局进行持续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多种设计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并在布置空间及制造工艺限制下,结合排气催化器流场分析结果折衷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排气催化器流场无法做到理想的流动均匀性,造成排气催化器的实际催化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此方式还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因此我们只能采用增大催化载体的体积或者增加催化载体上贵金属催化剂的涂敷量的方式,来提升有害气流的净化效果,但是此方案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催化器,其催化效率高,有害气流净化效果更好,无需增大催化载体的体积,也无需增加催化载体上贵金属催化剂的涂敷量。
[000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催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流体均布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提升自所述进气端供向所述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和催化载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和所述排气端之间,用于承载加速分解有害气流的催化剂。
[000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包括: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能够在所述进气端进入的有害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000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均布装置还包括:轴向两端开口的壳体,安装在所
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00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轴座,所述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轴座上;和多个连接臂,位于所述轴座和所述壳体之间、并沿所述轴座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所述连接臂的临近所述轴座的一端与所述轴座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臂的临近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001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沿所述外壳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搅动件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搅动件为风叶,所述风叶的叶片的数量为3~15个。
[001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搅动件为搅拌桨。
[001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和所述催化载体在所述外壳的轴向上至少间隔5mm。
[001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催化器还包括:保温衬套,套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和所述催化载体套设在所述保温衬套内。
[001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气端锥、筒体和排气端锥,所述进气端为所述进气端锥的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排气端为所述排气端锥的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和所述催化载体位于所述筒体内。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气催化器。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催化器,流体均布装置和催化载体自进气端向排气端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流体均布装置用于提升自进气端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使得有害气流更均匀地供向以及通过催化载体,从而达到提升有害气流分解效率的目的,因此该排气催化器对有害气流的净化效果更好,无需增大催化载体的体积,也无需增加催化载体上催化剂的涂敷量。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1]图1为相关技术所述的排气催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气催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的流体均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2和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0025]110进气端锥,111进气端,120筒体,130排气端锥,131排气端,200流体均布装置,210风叶,220壳体,230安装架,300催化载体,400保温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催化器,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外壳,外壳设有进气端111和排气端131;流体均布装置200和催化载体300,自进气端111向排气端131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流体均布装置200用于提升自进气端111供向催化载体300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催化载体300用于承载加速分解有害气流的催化剂,有害气流经过催化载体300与催化载体300上的催化剂接触后,催化剂提升有害气流的分解速度。
[0028]该排气催化器,流体均布装置200和催化载体300自进气端111向排气端依次设置在外壳内,流体均布装置200用于提升自进气端111供向催化载体300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使得有害气流更均匀地供向以及通过催化载体300,从而达到提升有害气流分解效率的目的,因此该排气催化器对有害气流的净化效果更好,无需增大催化载体300的体积,也无需增加催化载体300上催化剂的涂敷量。有害气流被净化后自排气端131排出壳体100。
[002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流体均布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提升自所述进气端供向催化载体的有害气流的分布均匀性;和催化载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和所述排气端之间,用于承载加速分解有害气流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均布装置包括: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能够在所述进气端进入的有害气流的驱动下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均布装置还包括:轴向两端开口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轴座,所述搅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轴座上;和多个连接臂,位于所述轴座和所述壳体之间、并沿所述轴座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所述连接臂的临近所述轴座的一端与所述轴座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臂的临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利宋志辉徐友刘岩沈源王瑞平肖逸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