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66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所述隔热垫主体由隔热腔、吸音棉、防火岩棉板、高韧性抗压板、减震板和连接板构成,所述吸音棉粘接在隔音毡的侧壁,所述隔音毡远离吸音棉的一侧连接有防火岩棉板,所述吸音棉的一侧设置有高韧性抗压板,所述隔热腔设置在高韧性抗压板和吸音棉之间,所述高韧性抗压板的侧壁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侧壁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隔热垫主体的侧壁构造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底部与隔热垫主体的底部连通,所述隔热垫主体的侧壁连接有隔热条。隔音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受到挤压时不易破损,抗压能力高。抗压能力高。抗压能力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隔热垫
,特别涉及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舱内由于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导致发动机舱的工作温度非常高。而与发动机舱相邻的就是驾驶室,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距离发动机舱最近,如果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发动机舱的高温和振动就会极大的传导到驾驶室,使驾驶室的温度升得很高,振动频率也很高,这样驾驶室的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体验会非常糟糕,所以需要在发动机舱和驾驶室之间设置隔音隔热垫。
[0003]申请号CN201921247152.6公布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消音隔热垫,包括消音隔热垫本体,消音隔热垫本体前端开设有契合口,消音隔热垫本体包括第一涤纶纤维层和隔音毡,第一涤纶纤维层前端面与隔音毡一端固定连接,隔音毡前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减震垫前端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吸音板,减震垫和聚酯纤维吸音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填充物,填充物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工字架,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涤纶纤维层。本技术提高了该汽车发动机消音隔热垫的消音隔热的性能更佳,保证了消音隔热垫的使用强度,避免消音隔热垫在长期使用中容易产生断裂的现象,提高了消音隔热垫的使用寿命。
[0004]上述技术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消音隔热垫有以下缺点:不具备阻燃功能,且不利于发动机的排热。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所述隔热垫主体由隔热腔、吸音棉、防火岩棉板、高韧性抗压板、减震板和连接板构成,所述吸音棉粘接在隔音毡的侧壁,所述隔音毡远离吸音棉的一侧连接有防火岩棉板,所述吸音棉的一侧设置有高韧性抗压板,所述隔热腔设置在高韧性抗压板和吸音棉之间,所述高韧性抗压板的侧壁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侧壁连接有连接板;
[0009]所述隔热垫主体的侧壁构造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底部与隔热垫主体的底部连通,所述隔热垫主体的侧壁连接有隔热条。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垫主体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固定有橡胶凸起,所述橡胶凸起构造为半圆柱状;半圆柱状的橡胶凸起能够卡接在隔热垫主体和发动机舱内部壁之间,避免隔热垫主体与发动机舱内壁存在间隙而影响隔热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条设置在隔热垫主体远离散热槽的一侧;隔热条具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条之间的间利于空气流动,从而降低隔热垫主体的温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条的顶部与隔热垫主体的顶部齐平,所述隔热条的底部与隔热垫主体的底部齐平;隔热条的高度与隔热垫主体的高度相等,能够从背部支撑隔热垫主体,提高隔热垫主体的抗压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吸音棉和隔音毡,使得隔热垫主体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且橡胶凸起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减轻隔热垫主体的振动效果,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通过设置的隔热腔、防火岩棉板和隔热条,使得隔热垫主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且在隔热条的作用下,减少隔热垫主体与驾驶室进行热交换的面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给予驾驶者更好的驾驶体验;通过设置的高韧性抗压板、连接板和隔热条,使得隔热垫主体受到挤压时不易破损,抗压能力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的剖视图。
[0017]图中:1、隔热垫主体;2、隔热条;3、橡胶凸起;4、散热槽;5、隔热腔;6、吸音棉;7、隔音毡;8、防火岩棉板;9、高韧性抗压板;10、减震板;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1,所述隔热垫主体1由隔热腔5、吸音棉6、防火岩棉板8、高韧性抗压板9、减震板10和连接板11构成,所述吸音棉6粘接在隔音毡7的侧壁,所述隔音毡7远离吸音棉6的一侧连接有防火岩棉板8,所述吸音棉6的一侧设置有高韧性抗压板9,所述隔热腔5设置在高韧性抗压板9和吸音棉6之间,所述高韧性抗压板9的侧壁连接有减震板10,所述减震板10的侧壁连接有连接板11;
[0020]所述隔热垫主体1的侧壁构造有散热槽4,所述散热槽4的底部与隔热垫主体1的底部连通,所述隔热垫主体1的侧壁连接有隔热条2。
[0021]其中,所述隔热垫主体1的两侧外壁均连接固定有橡胶凸起3,所述橡胶凸起3构造为半圆柱状;半圆柱状的橡胶凸起3能够卡接在隔热垫主体1和发动机舱内部壁之间,避免隔热垫主体1与发动机舱内壁存在间隙而影响隔热效果。
[0022]其中,所述隔热条2设置在隔热垫主体1远离散热槽4的一侧;隔热条2具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条2之间的间利于空气流动,从而降低隔热垫主体1的温度。
[0023]其中,所述隔热条2的顶部与隔热垫主体1的顶部齐平,所述隔热条2的底部与隔热垫主体1的底部齐平;隔热条2的高度与隔热垫主体1的高度相等,能够从背部支撑隔热垫主体1,提高隔热垫主体1的抗压效果。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将隔热条2与发动机舱的内壁粘接固定,并使用固定件将隔热垫主体1固定在发动机舱内壁上,橡胶凸起3与发动机舱的两侧内壁抵紧,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侧的高温空气从散热槽4中向下流动,降低发动机舱内的温度,同时隔热垫主体1不可避免的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渐升高,但是隔热
垫主体1与驾驶室之间通过隔热条2进行热交换,由于隔热条2的导热效果不佳,且热交换面积较小,因此驾驶室内温度变化较小。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型发动机隔热垫,包括隔热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主体(1)由隔热腔(5)、吸音棉(6)、防火岩棉板(8)、高韧性抗压板(9)、减震板(10)和连接板(11)构成,所述吸音棉(6)粘接在隔音毡(7)的侧壁,所述隔音毡(7)远离吸音棉(6)的一侧连接有防火岩棉板(8),所述吸音棉(6)的一侧设置有高韧性抗压板(9),所述隔热腔(5)设置在高韧性抗压板(9)和吸音棉(6)之间,所述高韧性抗压板(9)的侧壁连接有减震板(10),所述减震板(10)的侧壁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隔热垫主体(1)的侧壁构造有散热槽(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华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普拉那天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