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64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舌系带保护装置,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固定在两夹持杆上的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交叉铰接呈剪刀状,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还设有夹紧锁止机构,夹紧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条、定位柱和扭簧,所述的固定条为圆弧条状,固定条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乙铰接在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上,扭簧套在铰接轴乙上,且扭簧的两个支撑抓分别支撑在固定条和第二手持部上,固定条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卡槽,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供固定条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有与卡槽对应匹配的定位柱;在舌肌康复训练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护舌体及舌系带免受牙齿的刮伤。有效保护舌体及舌系带免受牙齿的刮伤。有效保护舌体及舌系带免受牙齿的刮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舌系带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舌肌康复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舌系带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中风患者往往出现舌肌无力、萎缩,从而引起吞咽功能障碍,极容易影响摄食,导致患者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在脑中风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使患者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据临床护理观察表明,正确指导患者对摄食部位发生吞咽障碍的各个器官进行训练,可明显增强协调功能,其中,舌肌的康复最为关键,尤其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的情况下,先进行舌肌的活动按摩,对吞咽功能的康复有直接作用和明显效果,传统的舌肌康复治疗方法为: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反复数次。然而病重患者的舌头往往不能自行运动,此时护理人员多用纱布缠绕医用钳,夹持住患者舌部将其拉出,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再将舌部恢复原位,但在此被动活动舌头的过程中,舌头及其舌系带极易剐蹭到患者下颌的牙齿上,牙齿顶尖较为锋利极易刮伤舌系带,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里和生理上的伤害,给舌肌康复过程增加困难,影响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舌系带保护装置。
[0004]具体内容如下:一种舌系带保护装置,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固定在两夹持杆上的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其特征是:
[0005]所述的第一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一固定部、中段的第一铰接部和后段的第一手持部,在第一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牙齿护板,该牙齿护板为与人类牙齿中的切牙排布路径相匹配的弧条状,且该牙齿护板的横截面为倒U型,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长条形的摆动孔;
[0006]所述的第二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二固定部、中段的第二铰接部和后段的第二手持部,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下颌托板,该下颌托板包括横向的举托部和竖向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第二夹持杆的第二铰接部贯穿第一夹持杆第一铰接部上的摆动孔,并通过铰接轴甲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交叉铰接呈剪刀状,且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位于同一端,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还设有夹紧锁止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的夹紧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条、定位柱和扭簧,所述的固定条为圆弧条状,固定条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乙铰接在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上,扭簧套在铰接轴乙上,且扭簧的两个支撑抓分别支撑在固定条和第二手持部上,固定条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卡槽,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供固定条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有与卡槽对应匹配的定位柱。
[0008]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条的上端设有两块平行的铰接板,在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上固定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上设有两块向下伸出的立板,固定条的两块铰接板位于铰接座的两块立板之间且通过铰接轴乙转动连接,上述的扭簧套在铰接轴乙上且位于两块铰接板之间,扭簧的两个支撑抓分别支撑在固定条和铰接座上。
[0009]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条的末端固定有圆弧形的扳条。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下颌托板的内侧工作面上设有一层软衬垫。
[00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手持部比第二手持部长,且在第一手持部上设有包裹在其外部的防滑套,该防滑套的外表面布满有防滑凸起。
[0012]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是一种舌系带保护装置,牙齿护板罩住患者下颌的切牙,且牙齿护板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弧形面,在向口腔外牵伸舌体时,能够有效保护舌体及舌系带免受牙齿的刮伤,使舌肌康复训练更加高效、安全,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牙齿护板罩住患者下颌的切牙,下颌托板托住患者的下巴,手握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使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趋于夹紧状态,同时固定条上对应的卡槽卡在定位柱上,使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能够保持夹紧状态,牙齿护板能够紧紧贴住患者的切牙,不易偏移或滑脱,使其使用稳定性更好,且医护人员能够手握第一手持部,从而能够自主控制患者头部的摆动,进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舌肌康复训练中手部的力度及摆动角度,更有利于提高舌肌康复训练的成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舌系带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舌系带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A方向的向视图;
[0016]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5为牙齿护板固定在第一夹紧杆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下颌托板固定在第二夹紧杆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1.牙齿护板、12.第一夹持杆的第一固定部、13.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14.铰接轴甲、15.防滑套、16.防滑凸起、17.软衬垫、18.下颌托板的举托部、19.下颌托板的支撑部、20.第二夹持杆的第二固定部、21.第二夹持杆的第二铰接部、22.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23.铰接座、24.固定条、25.卡槽、26.扳条、27.通孔、28.扭簧、29.扭簧的支撑抓、30.铰接轴乙、31.立板、32.铰接板、33.定位柱、34.摆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参见图1

6,舌系带保护装置,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固定在两夹持杆上的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
[0021]所述的第一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一固定部、中段的第一铰接部和后段的第一手持部,在第一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牙齿护板,该牙齿护板为与人类牙齿中的切牙排布路径相匹配的弧条状,且该牙齿护板的横截面为倒U型,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长条形的摆动孔;
[0022]所述的第二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二固定部、中段的第二铰接部和后段
的第二手持部,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下颌托板,该下颌托板包括横向的举托部和竖向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第二夹持杆的第二铰接部贯穿第一夹持杆第一铰接部上的摆动孔,并通过铰接轴甲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交叉铰接呈剪刀状,且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位于同一端,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还设有夹紧锁止机构。
[0023]所述的夹紧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条、定位柱和扭簧,所述的固定条为圆弧条状,固定条的上端通过铰接轴乙铰接在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上,扭簧套在铰接轴乙上,且扭簧的两个支撑抓分别支撑在固定条和第二手持部上,固定条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卡槽,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供固定条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有与卡槽对应匹配的定位柱。
[0024]所述的固定条的上端设有两块平行的铰接板,在第二夹持杆的第二手持部上固定有铰接座,该铰接座上设有两块向下伸出的立板,固定条的两块铰接板位于铰接座的两块立板之间且通过铰接轴乙转动连接,上述的扭簧套在铰接轴乙上且位于两块铰接板之间,扭簧的两个支撑抓分别支撑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舌系带保护装置,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分别固定在两夹持杆上的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一固定部、中段的第一铰接部和后段的第一手持部,在第一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牙齿护板,该牙齿护板为与人类牙齿中的切牙排布路径相匹配的弧条状,且该牙齿护板的横截面为倒U型,在第一夹持杆的第一铰接部上设有长条形的摆动孔;所述的第二夹持杆为Z字型,其包括前段的第二固定部、中段的第二铰接部和后段的第二手持部,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固定有下颌托板,该下颌托板包括横向的举托部和竖向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在第二固定部的端头,第二夹持杆的第二铰接部贯穿第一夹持杆第一铰接部上的摆动孔,并通过铰接轴甲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交叉铰接呈剪刀状,且牙齿护板和下颌托板位于同一端,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之间还设有夹紧锁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系带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紧锁止机构包括固定条、定位柱和扭簧,所述的固定条为圆弧条状,固定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詹向红常译牛聂晨丁晓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