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流路结构体及使用其的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52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自组装分子粒子的流路结构体。流路结构体具有基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流路结构,流路结构在上游侧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导入路径10与第二导入路径20,且导入路径在合流部位合流。流路结构具有朝向合流部位的下游侧而三维地弯曲的稀释流路40。稀释流路40在稀释流路内具有向Y方向突出的两个以上的Y结构件50及向Z方向突出的一个以上的Z结构件60,且Y结构件的邻接的至少两个向Y方向交替地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组装分子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向流路结构体供给含自组装分子的溶液及稀释介质,形成封入有被封入物质的自组装分子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组装分子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及用于制造中的流路结构体,所述自组装分子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也可对以高封入率封入有阴离子性分子等的自组装分子纳米粒子精密地进行粒径控制。精密地进行粒径控制。精密地进行粒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nabled by Controlled Microfluidic Formation)”,D.陈、K.T.爱、Y.陈、A.A.艾拓基、C.卡斯特鲁普、G.萨海、A.润、Y.董、K.A.怀特海、和D.G.安德森(D.Chen,K.T.Love,Y.Chen,A.A.Eltoukhy,C.Kastrup,G.Sahay,A.Jeon,Y.Dong,K.A.Whitehead,and D.G.Anderson),《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34,6948,(2012).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3]作为封入至自组装分子纳米粒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例,可列举核酸。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及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核酸封入至阳离子性的脂质纳米粒子中。由于核酸是阴离子性,因此相对容易地封入至具有相反电荷的阳离子性的脂质纳米粒子中。但是,阳离子性的脂质有时在血液中吸附于蛋白质,且存在细胞毒性的问题。除了阳离子性脂质以外还有中性脂质及阴离子性脂质,但中性脂质不具有电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路结构体,用于形成包含自组装分子作为粒子构成成分的粒子(以下,称为自组装分子粒子),所述流路结构体中,所述流路结构体具有基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流路结构,流路结构在其上游侧具有相互独立的、导入第一流动体的第一导入路径与导入第二流动体的第二导入路径中至少两个导入路径,且所述导入路径在合流部位合流,流路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合流部位的下游侧而至少一个三维地弯曲的稀释流路,所述三维地弯曲的稀释流路以比其更靠上游的稀释流路的轴线方向或其延长方向为X方向,以与X方向垂直地交叉的稀释流路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以分别与X方向及Y方向垂直地交叉的稀释流路的深度方向为Z方向,至少在其一部分的稀释流路内,分别独立地具有向Y方向突出的两个以上的Y结构件及向Z方向突出的一个以上的Z结构件,且所述Y结构件的邻接的至少两个在Y方向上交替地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Y结构件的突出长为流路宽度的
±
10%~90%的范围(其中,将自一个流路内表面的突出长设为+,将自位于与一个流路内表面相向的位置的流路内表面的突出长设为

),X方向的长度为流路宽度的10%~1000%的范围,相邻的两个Y结构件的位于相向的位置的面的间隔为流路宽度的10%~1000%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Z结构件的突出长为流路高度的
±
10%~90%的范围(其中,将自一个流路内表面的突出长设为+,将自位于与一个流路内表面相向的位置的流路内表面的突出长设为

),X方向的长度为流路宽度的10%~1000%的范围,在Z结构件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相邻的两个Z结构件的位于相向的位置的面的间隔为流路宽度的10%以上的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自所述导入路径的合流部位至最初的Y结构件和/或最初的Z结构件的稀释流路的长度x、宽度y及高度z为x:y为1~100:1的范围、z:y为0.1~5:1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自所述导入路径的合流部位起最初的结构件是Y结构件、Z结构件或者Y结构件及Z结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自所述导入路径的合流部位起最初的结构件为Y结构件(以下,称为第1Y结构件,将下游的Y结构件依次称为第mY结构件,m为2以上的整数)及Z结构件(以下,称为第1Z结构件,将下游的Z结构件依次称为第nY结构件,n为2以上的整数),第1Y结构件在X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Z结构件在X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1Z结构件与第2Z结构件的间隔等于第1Y结构件与第2Y结构件的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第2Z结构件及第2Y结构件的更靠下游的Z结构件的设置位置和Y结构件的设置位置具有与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位置关系相同的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路结构体,其中自所述导入路径的合流部位起最初的结构件是Y结构件,自所述导入路径的合流部位起最初的Z结构件即第1Z结构件的上游侧面位于与第2Y结构件的上游侧面相同的位置,第1Z结构件在X方向上的长度与第2Y结构件在X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1Z结构件与第2Z结构件的间隔等于第2Y结构件与第4Y结构件的间隔。
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栄城正寿渡庆次学原岛秀吉佐藤悠介木村笑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