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初东专利>正文

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454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它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启动电路、开关振荡电路、变压器反馈耦合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构成。本电子变压器用于石英灯和霓虹灯,其主要特点在于利用去磁原理来中断开关振荡电路的耦合信号,使开关管停止振荡而实现对电子变压器的保护。从而十分理想的同时解决了过压、过载、开路、短路和超温等几种故障以及霓虹灯频繁扫描时的保护,有效地延长了电子变压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变压器,特别是一种电子变压器的去磁保护装置。现行的电子变压器,具有节电、节约钢材、体积小、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铁芯变压器。电子变压器是专用于石英灯、霓虹灯等,它能直接把50Hz的市电电压变换为高于20KHz的高频电压供给负载。因此它正逐步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是,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电网电压波动,用户使用不当或负载变化等原因,而引起过压、过载、短路、开路和超温等异常情况,导致产品严重损坏或烧毁。由于该产品的损坏率高,可靠性差,是防碍其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电子变压器的可靠性,正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员寻求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去磁原理来实现对电子变压器的保护,从而使电子变压器不会因过压、过载、开路、短路和超温等情况而损坏的去磁保护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启动电路、开关振荡电路、变压器反馈耦合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共同组成。其解决方案在于保护电路由晶闸管T3、去磁线圈n4、二极管D7-D9、电阻R6-R11、电容C5和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7构成,其中线圈n4的一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n4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晶闸管T3的阳极A与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7并接在晶闸管T3的A与K端之间,R7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开关管T2的发射极,负极经电阻R8接晶闸管T3的控制端G,同时接在T3控制端的还有电容C5与电阻R9,电容C5与电阻R9并联后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接在T3控制端的还有电阻R11串接二极管D9、变压器B2的线圈n7,线圈n7的另一端接电路公共端。所述的输出电路由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5、n6和电容C3、C4组成。其中电容C3和C4串联后跨接在电源的正负两端,线圈n5的一端与耦合磁环B1的线圈n1的一端连接,线圈n5的另一端接在电容C3与C4的连接点上,对于供霓虹灯的电子变压器,两输出端a、b上还设置了一对放电铜针。本技术的故障检测信号既可以从开关管T2的射极电阻R3上取得,也可以在输出电路中的高频变压器B2的磁芯上绕制一个若干圈的检测线圈n7上取得。检测信号还可以从电阻R10上取得,此时,二极管D8的正极从开关管T2的射极改接到电阻R10的右端,而R10的另一端接保护电路公共端。本技术还在于去磁线圈n4是绕制在反馈耦合磁环B1上,其中线圈n4的高频感应电压通过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或桥式整流送到电阻R7上。另外,控制短路线圈n4短路的主要元件除了采用无触点元件晶闸管T3或晶体三极管外,还可以采用有触点开关元件如小型继电器。本技术的优点是除了具有一般电子变压器的优点外,特别有如下优点(1)采用上述方案使本技术能十分理想地同时解决了过压、过载、开路、短路、超温等几种故障保护。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特点。(2)当电路受到保护时,开关振荡电路停振,处于暂时休息状态,电网输入功率下降到不足1W,且具有记忆功能。只有关断电源,排除故障后再接通电源,整个电路才又恢复正常工作。(3)利用去磁原理使开关振荡电路失去振荡条件而暂停工作,从原理上抓住了电子变压器的本质进行保护,因此,保护时所有的元件即不发热,也不消耗功率,即使长时间处于保护状态,也不会损坏任何元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由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D1-D4、电容C1)、启动电路(电阻R1、电容C2、二极管D6)、开关振荡电路(开关管T1、T2、电阻R2-R5),变压器反馈耦合电路(耦合磁环B1及线圈n1-n3),输出电路(变压器B2、电容C3、C4),保护电路(耦合磁环B1的线圈n4、二极管D7-D9、电阻R6-R11、晶闸管T3、n7)共同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市电电压经过桥式整流滤波后,获得约300伏直流电压,当电容C2经电阻R1充电至二极管D6的击穿电压时,二极管D6立即导通,触发开关管T2导通。此时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电容C3→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5→线圈n1→开关管T2→电阻R3→电源负极。此时电容C3充电、C4放电,附图中线圈n2、n3的同名端接法保证了开关管T2饱和T1截止。由于磁通变化率的符号改变而引起磁环线圈n2、n3的感应电压的极性反转,导致开关管T2截止T1饱和。此时电流的方向从电容C3上端→开关管T1→电阻R2→线圈n1→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5→电容C3下端,使C3放电,把能量送回到电源,同时C4充电。开关管T1、T2如此不断交替饱和与截止,在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6上输出一个高频电压,升压去点亮霓虹灯或降压去点亮石英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路发生过压、过载、短路、开路、超温等任一种故障时,从线圈n7或从电阻R3上测取故障信号(它们是或的关系)送到晶闸管T3的控制端G上,使T3导通把线圈n4短路,产生一个较大的短路安匝,使磁环B1进入去磁状态,磁通变化率极小,线圈n2、n3上的反馈电压基本消失,使开关管T1、T2停振,电路受到可靠保护。对霓虹灯电子变压器,在输出电路的变压器B2的线圈n6的二个输出端a、b上设置一对放电铜针。当高压包输出端a、b开路时,15KV的高电压便通过铜针放电而产生电弧,强劲的电弧把输出端a、b短路,电路立即停振。保护时,电阻R6从直流电源上取得维持电流,保护晶闸管T3可靠导通,保持n4被短路。由于利用了去磁原理来中断开关振荡电路的耦合信号,使开关管停止振荡,从原理上抓住了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本质进行保护。因此,保护时所有元件既不发热,也不消耗功率,即使长时间处于保护状态,也不会损坏任何元件,从而确保了电子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启动电路、开关振荡电路、变压器反馈耦合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电路由晶闸管T3、去磁线圈n4、二极管D7-D9、电阻R6-R11和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7构成,其中线圈n4的一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n4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晶闸管T3的阳极A及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7并接在晶闸管T3的A与K端之间,R7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开关管T2的发射极,负极经电阻R8接晶闸管T3的控制G端,电容C5与电阻R9并联后跨接在晶闸管T3的G端与电路公共端上,电阻R11串接二极管D9连接变压器B2的线圈n7的一端,n7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对于升压变压器,在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6的两输出端a、b上还设置了一对放电铜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变压器去磁保护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启动电路、开关振荡电路、变压器反馈耦合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电路由晶闸管T3、去磁线圈n4、二极管D7-D9、电阻R6-R11和高频变压器B2的线圈n7构成,其中线圈n4的一端接二极管D7的正极,n4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电阻R6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晶闸管T3的阳极A及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7并接在晶闸管T3的A与K端之间,R7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二极管D8的正极接开关管T2的发射极,负极经电阻R8接晶闸管T3的控制G端,电容C5与电阻R9并联后跨接在晶闸管T3的G端与电路公共端上,电阻R11串接二极管D9连接变压器B2的线圈n7的一端,n7的另一端接电路的公共端,对于升压变压器,在高频变压器B2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初东劳定罗穗生
申请(专利权)人:罗初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