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增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3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包括内管和套设于内管外侧的外管,外管的底部设置有外连接套,外连接套与注水井的内壁之间座封有封隔器,外连接套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封堵块,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内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通过光杆与抽油杆连接,光杆与内管之间密封且能滑动地连接,内管上开设有与第一输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注入水出口,外管与油管连接;封堵块和外连接套上分别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一注入水入口和第二注入水入口,以形成第二输水通道,封堵块上开设有输水孔,通过输水孔连通第一输水通道与第一单向阀上方的外连接套的内部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向注水井内注水压力不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水井增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对稀油油区的开发多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受成本限制,不可能给每一口注水井建立一套地面注水系统,因此目前多采用集中注水的方式同时为多口注水井进行注水,由于是集中注水,会出现注水压力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注水压力,以达到顺利注水的目的。在长期高压注水过程中,地面的高压管线受注水压力的影响会出现剌漏的情况,不仅影响正常的注水工作,而且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另外,每个注水井所需要的注水压力是不同的,但是由于是集中注水,各注水井中的注水均来自同一主管线,对各注水井的注水压力相同,该种情况会导致压力较低的注水井内注水量大,压力较高的注水井内注水量小,因此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注水压力,保证向压力较高的注水井内注入足够的水量,该种方法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而且不利于注水区域油田的顺利开发。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向注水井内注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4]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在不改变传统地面注水管线的前提下,利用抽油机即可带动注水井增注系统增加井内的注入压力,提高注水井的开采效果,由于井内注入压力的增加,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注水主管线的注水压力,进而减少注水管线发生剌漏的可能,延长注水管线的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
[0008]所述外管的底部设置有外连接套,所述外连接套的底部外壁与所述注水井的内壁之间座封有封隔器,所述外连接套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和封堵块,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侧,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所述内管的内部能移动地设置有向上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顶部通过光杆连接于抽油杆的底部,所述光杆外壁与所述内管的顶部内壁之间密封且能滑动地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上方的所述内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注入水出口,所述外管的顶部连接于油管的底部;
[0009]所述封堵块为顶端开口、底端封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封堵块和所述外连接套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一注入水入口和第二注入水入口,以形成与所述封堵块的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输水通道,所述第二输水通道通过所述封堵块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内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封堵块上开设有输水孔,通过所述输水孔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与所述
第一单向阀上方的所述外连接套的内部空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输水孔均沿所述封堵块的轴向延伸,且各所述输水孔之间沿所述封堵块的周向均匀排布。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上接头位于所述外管的上方,所述上接头的下部与所述外管的上部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上部与所述油管的下部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密封节,所述密封节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密封节设置于所述上接头的内部且能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光杆上,所述密封节的内壁与所述光杆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上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密封节的上部与所述连接凸台连接,所述密封节的下部伸入至所述内管中并与所述内管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注入水出口位于所述密封节的下方。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节与所述连接凸台之间以及所述密封节与所述内管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节与所述光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球和第一阀球罩,所述第一阀座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阀球罩为顶端开口、底端封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一阀球罩均固定于所述外连接套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阀座位于所述第一阀球罩的顶端,以在所述第一阀球罩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阀座的底部之间合围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阀球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阀球的顶部外壁能与所述第一阀座的底部内侧边缘抵接,所述第一阀球罩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通孔。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单向阀还包括阀座套,所述阀座套为环形结构,所述外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阀座套的外壁与所述外连接套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阀座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阀座位于所述阀座套的内侧,所述第一阀座的外壁与所述阀座套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座套与所述外连接套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座套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密封圈。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接头的上部位于所述外连接套的内侧,且所述下接头的上部与所述外连接套的下部连接;
[0019]所述第一阀球罩位于所述下接头的内部,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凸台,所述第一阀球罩的底部与所述第四定位凸台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阀球罩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阀座的底部抵接,所述阀座套的上部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阀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底部抵接。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接头的下部延伸至所述外连接套的下方,所述封隔器设置于所述下接头的外壁上。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球罩、第二阀座、第二
阀球和柱塞,所述第二阀球罩和所述柱塞均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阀座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阀球罩的上部与所述光杆的下部连接,所述柱塞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球罩的下方,且所述柱塞的外壁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阀座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球罩的内部,以在所述第二阀座的顶部、所述光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阀球罩的内壁之间合围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阀球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二阀球的底部外壁能与所述第二阀座的顶部内侧边缘抵接,所述第二阀球罩上开设有第二注入水出口,通过第二注入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注入水出口与位于所述第二阀球罩外侧的所述内管的内部空间。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球罩与所述柱塞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筒和衬套,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衬套均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筒的上部与所述第二阀球罩的下部连接,且所述第二阀座的底部与所述连接筒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二阀球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中:所述外管(2)的底部设置有外连接套(5),所述外连接套(5)的底部外壁与所述注水井的内壁之间座封有封隔器(10),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单向导通的第一单向阀(6)和封堵块(501),所述内管(1)设置于所述外管(2)的内侧,且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形成有第一输水通道(11),所述内管(1)的内部能移动地设置有向上单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7),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顶部通过光杆(3)连接于抽油杆的底部,所述光杆(3)外壁与所述内管(1)的顶部内壁之间密封且能滑动地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7)上方的所述内管(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水通道(11)相连通的第一注入水出口(101),所述外管(2)的顶部连接于油管的底部;所述封堵块(501)为顶端开口、底端封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封堵块(501)和所述外连接套(5)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一注入水入口(5011)和第二注入水入口(502),以形成与所述封堵块(501)的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输水通道(504),所述第二输水通道(504)通过所述封堵块(501)的顶端开口与所述内管(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封堵块(501)上开设有输水孔(5012),通过所述输水孔(5012)连通所述第一输水通道(11)与所述第一单向阀(6)上方的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孔(5012)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输水孔(5012)均沿所述封堵块(501)的轴向延伸,且各所述输水孔(5012)之间沿所述封堵块(501)的周向均匀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上接头(8),所述上接头(8)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上接头(8)位于所述外管(2)的上方,所述上接头(8)的下部与所述外管(2)的上部连接,所述上接头(8)的上部与所述油管的下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密封节(4),所述密封节(4)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密封节(4)设置于所述上接头(8)的内部且能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光杆(3)上,所述密封节(4)的内壁与所述光杆(3)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上接头(8)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台(801),所述密封节(4)的上部与所述连接凸台(801)连接,所述密封节(4)的下部伸入至所述内管(1)中并与所述内管(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注入水出口(101)位于所述密封节(4)的下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节(4)与所述连接凸台(801)之间以及所述密封节(4)与所述内管(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1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节(4)与所述光杆(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1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包括第一阀座(601)、第一阀球(603)和第一阀球罩(604),所述第一阀座(601)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阀球罩(604)为顶端开口、底端封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阀座(601)和所述第一阀球罩(604)均固定于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阀座(601)位于所述第一阀球罩(604)的顶端,以在所述第一阀球罩(604)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阀座(601)的底部之间合围形成第一容置腔(6042),所述第一阀球(603)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6042)内,且所述第一阀球(603)的顶部外壁能与所述第一阀座(601)的底部内侧边缘抵接,所述第一阀球罩(604)的
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6042)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通孔(604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还包括阀座套(602),所述阀座套(602)为环形结构,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503),所述阀座套(602)的外壁与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阀座套(60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503)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阀座(601)位于所述阀座套(602)的内侧,所述第一阀座(601)的外壁与所述阀座套(602)的内壁紧密贴合。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套(602)与所述外连接套(5)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阀座(601)与所述阀座套(602)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密封圈(15)。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水井增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增注装置还包括下接头(9),所述下接头(9)为沿所述注水井的轴向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下接头(9)的上部位于所述外连接套(5)的内侧,且所述下接头(9)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九洲郎宝山吴非王书慧刘江玲付强罗恩勇黎俊良杨鹏徐振宇刘周旭张微任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