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厢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厢托架。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作为最主要的垂直运输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0003]国标要求电梯应配置称重装置用来监控轿厢的超载,为此,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轿厢托架结构通常会在电梯上安装独立的称重设备,用于监测轿厢是否超载,无法对轿厢在不同状态下的实际载重加以检测和报备,因此使用效果有所欠缺。
[0004]虽然部分电机会采用传感器检测和分析轿厢的实际重量,但往往存在影响轿厢的安装、限制轿厢的载重范围、检测结果容易受电梯内乘客的具体分布状态干扰等问题,因此不仅无法有效地发挥传感器的检测功能,还会对轿厢的原有功能造成不小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厢托架,对轿厢的原有功能和安装方式影响小,能够合理有效地监测轿厢的载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轿厢托架,包括用以支撑于轿厢的底部边缘的托架框;所述托架框呈沿平面延展的框架结构;所述托架框包括设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梁;全部所述压力传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支撑于轿厢的底部边缘的托架框;所述托架框呈沿平面延展的框架结构;所述托架框包括设有压力传感器(2)的检测梁(1);全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分散设于所述托架框且全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均连接于控制仪(3);所述控制仪(3)用以根据全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监测和分析轿厢的实时载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沿所述托架框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仪(3)设于所述托架框的框架中心;任一所述压力传感器(2)通过导线(7)连接于所述控制仪(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框包括两根所述检测梁(1)和两根连接梁(4);两根所述检测梁(1)和两根所述连接梁(4)交替间隔且首尾闭合连接成矩形框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以所述托架框的框架中心为中点中心对称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检测梁(1)包括第一梁体(11)和设有凹槽腔的第二梁体(12);所述凹槽腔敞口向上;所述第一梁体(11)在所述凹槽腔的上方上下浮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梁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