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0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它涉及车载支架技术领域。固定板为方形结构,连接条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球柱本体,固定板的背部设置有连接环,球柱本体上套接有连接套,连接环与球柱本体通过连接套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条的端部设置有粘接座,粘接座的底部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座通过粘接层与汽车中控台平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固定板上同时设置有手机安放槽与平板安放槽,根据实际需求可对应选择放置,固定板的外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通过可视化盖板固定手机与平板,实现快速固定,有效的防止设备掉落的风险,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支架是在车上用来固定手机的一种支架,用最舒适的方式来使用的,最简约、易用的手机支架,注重用户体验、优秀的结构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人—机的设计理念的参与,让开车使用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0003]目前,随着手机移动设备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车载支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市面上的车载支架主要是通过两个夹持臂紧压着手机移动设备的两侧,从而将手机移动设备固定在支架上的,而由于汽车在行驶途中会出现晃动、颠簸,因此手机移动设备容易滑落,同时现有的车载支架大部分通过夹持或安装模式固定在汽车的出风口栅条上,时间久后容易使得栅条断裂,且牢固度不高,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取放时也不容易操作,现有的车载支架大部分只能放置手机,无法同时兼容放平板设备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更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在固定板上同时设置有手机安放槽与平板安放槽,根据实际需求可对应选择放置,固定板的外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通过可视化盖板固定手机与平板,实现快速固定,有效的防止设备掉落的风险,固定板通过连接条连接粘贴座与中控台面固定连接,固定条通过铰接柱与中控台面形成弧形贴合,有效的减少间隙安装空间,固定板通过底部的球柱与滑槽可实现上下滑动和360度转向,使用过程非常方便,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 1、连接条2、粘接座3、球柱本体4,固定板1为方形结构,连接条2的底部设置有滑槽21,滑槽21上安装有球柱本体4,固定板1的背部设置有连接环11,球柱本体4上套接有连接套41,连接环11与球柱本体4通过连接套41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条2的端部设置有粘接座3,粘接座3 的底部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座3通过粘接层与汽车中控台平面连接,固定板1上设置有手机安放槽12与平板安放槽15,手机安放槽12位于平板安放槽15的左侧,手机安放槽12内安装有第一充电线圈14,平板安放槽15内安装有第二充电线圈16,固定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17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18,可视化盖板18上安装有抓手181,固定板1靠近抓手 18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182。
[0006]所述的连接条2的中部安装有铰接柱22,铰接柱2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环23。
[0007]所述的固定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源连接口19,电源连接口19分别与第一充电线圈14、第二充电线圈16电性连接。
[0008]所述的手机安放槽12内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21,平板安放槽15内设置有第二散热
孔131,手机安放槽1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 122,平板安放槽1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152。
[0009]所述的固定板1位于连接条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香薰盒5,香薰盒5 的一侧通过合页本体51活动连接有翻盖52,翻盖52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通孔53。
[0010]所述的球柱本体4包含球柱42、连接柱43、第二转环44,球柱42 通过连接柱43穿过滑槽21连接有第二转环44。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粘接座3通过底部的粘接层与汽车中控台平面连接,通过第一转环23调整连接条2的安装幅度,使其尽可能的与汽车中控之间的间隙减小,增加稳定性,然后将准备好的手机或平板分别安装在手机安放槽12或平板安放槽15内,然后通过抓手181控制可视化盖板18绕着转轴17转动,完成将手机安放槽12或平板安放槽 15整体快速密封固定,固定时可视化盖板18上的抓手181靠近固定板1 的底部支撑柱182进行有效支撑,因可视化盖板18为透明材料制成,可完全清除的观察手机安放槽12或平板安放槽15上的显示屏信息,在行车过程中也可以避免手闲置触摸设备,提高注意力安全行车,在香薰盒5内可放置个人喜好的檀香木块,通过翻盖52上的通孔53散热香味,保持驾驶过程中的状态,通过电源连接口19可连接车载移动电源,并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4与第二充电线圈16给相关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了传统需要拔插的过程。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固定板上同时设置有手机安放槽与平板安放槽,根据实际需求可对应选择放置,固定板的外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通过可视化盖板固定手机与平板,实现快速固定,有效的防止设备掉落的风险,固定板通过连接条连接粘贴座与中控台面固定连接,固定条通过铰接柱与中控台面形成弧形贴合,有效的减少间隙安装空间,固定板通过底部的球柱与滑槽可实现上下滑动和360度转向,使用过程非常方便,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连接环11、球柱本体4、连接套41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球柱本体4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翻盖52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固定板1、连接环11、手机安放槽12、第一散热孔 121、第一弧形凹槽12、第二散热孔131、第二弧形凹槽152、第一充电线圈14、平板安放槽15、第二充电线圈16、转轴17、可视化盖板18、抓手181、支撑柱182、电源连接口19、连接条2、滑槽21、铰接柱22、第一转环23、粘接座3、球柱本体4、连接套41、球柱42、连接柱43、第二转环44、香薰盒5、合页本体51、翻盖52、通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1、连接条2、粘接座3、球柱本体4,固定板1为方形结构,连接条 2的底部设置有滑槽21,滑槽21上安装有球柱本体4,固定板1的背部设置有连接环11,球柱本体4上套接有连接套41,连接环11与球柱本体 4通过连接套41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条2的端部设置有粘接座3,粘接座 3的底部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座3通过粘接层与汽车中控台平面连接,固定板1上设置有手机安放槽12与平板安放槽15,手机安放槽12位于平板安放槽15的左侧,手机安放槽12内安装有第一充电线圈14,平板安放槽15内安装有第二充电线圈16,固定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17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18,可视化盖板18上安装有抓手181,固定板1靠近抓手18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182,用于支撑可视化盖板18,所述的连接条 2的中部安装有铰接柱22,铰接柱22的一端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板(1)、连接条(2)、粘接座(3)、球柱本体(4),固定板(1)为方形结构,连接条(2)的底部设置有滑槽(21),滑槽(21)上安装有球柱本体(4),固定板(1)的背部设置有连接环(11),球柱本体(4)上套接有连接套(41),连接环(11)与球柱本体(4)通过连接套(41)螺纹连接固定,连接条(2)的端部设置有粘接座(3),粘接座(3)的底部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座(3)通过粘接层与汽车中控台平面连接,固定板(1)上设置有手机安放槽(12)与平板安放槽(15),手机安放槽(12)位于平板安放槽(15)的左侧,手机安放槽(12)内安装有第一充电线圈(14),平板安放槽(15)内安装有第二充电线圈(16),固定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17)活动连接有可视化盖板(18),可视化盖板(18)上安装有抓手(181),固定板(1)靠近抓手(18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1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功能智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条(2)的中部安装有铰接柱(22),铰接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源创智行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