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峰专利>正文

带锁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94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锁封盖,包括:盖体、锁扣机构和开锁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盖体,可以设置为通过所述锁扣机构锁定在产品封口处;所述开锁机构,可以与所述锁扣机构相连,设置为接收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并根据该开锁指令解除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盖体解除对所述产品封口的锁定。通过该实施例方案,提高了防伪效果、开启效率和封盖的智能化。效率和封盖的智能化。效率和封盖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锁封盖


[0001]本技术涉及解锁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锁封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随之而来是传统企业对于智能包装应用物联网,实现生产销售营销的大数据布局的迫切需求。因此,“防伪瓶盖”应运而生。
[0003]现有的防伪瓶盖主要是机械密码式,机械密码式防伪瓶盖及类似结构如图1所示,该类密码锁需要转动密码锁芯A调制到对应的密码后,再按压开锁键B,然后转盖体C,将锁扣D从卡槽E转至开口F后,提起盖体C将盖体C与底座G分离完成瓶盖开启。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0005]1、开启方式属于纯机械结构完成,不够智能化;
[0006]2、该种防伪瓶盖(或称密码锁瓶盖)的核心控制单元为密码锁芯,如果被回收,只需要调整相应锁芯密码就可以被应用到假冒产品上,防伪效果差;
[0007]3、该种防伪瓶盖的开启方式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锁封盖,能够提高防伪效果、开启效率和封盖的智能化。
[000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锁封盖,可以包括:盖体、锁扣机构和开锁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空间内;
[0010]所述盖体,可以设置为通过所述锁扣机构锁定在产品封口处;
[0011]所述开锁机构,可以与所述锁扣机构相连,设置为接收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并根据该开锁指令解除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盖体解除对所述产品封口的锁定。
[0012]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可以包括:盖体侧身、盖体侧面锁盖、盖体卡圈和盖体卡圈放置槽;
[0013]所述盖体卡圈的内圈卡在所述产品封口上设置的锁颈处,所述盖体卡圈的外圈卡在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内;
[0014]所述盖体侧面锁盖处于合上状态时,所述盖体侧身和所述盖体侧面锁盖合并,对所述盖体卡圈锁死,并通过所述盖体卡圈锁住所述产品封口;
[0015]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设置于所述盖体侧身内侧,并且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的内侧。
[0016]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之前,处于合上状态的所述盖体侧面锁盖与所述盖体侧身之间通过预设的连接物相连接;所述连接物为一次性连接物。
[0017]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可以包括:盖体上盖;
[0018]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放置于所述盖体上盖与所述盖体侧身构成的第一空间内,其中,所述开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上部分空间中。
[0019]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锁扣机构和第二锁扣机构;
[0020]所述第一锁扣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侧身上,所述第二锁扣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上;
[0021]所述第一锁扣机构和所述第二锁扣机构相互锁定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处于合上状态;
[0022]所述第一锁扣机构和所述第二锁扣机构解除锁定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被弹离所述盖体侧身;
[0023]在所述盖体侧面锁盖被打开后,所述盖体侧身能够与所述盖体卡圈分离。
[0024]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锁机构可以包括:控制芯片组、电子传动机构和开启阀机构;
[0025]所述控制芯片组,设置为根据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生成所述电子传动机构的控制命令;
[0026]所述电子传动机构,设置为根据所述控制命令启动,并带动所述开启阀机构转动;
[0027]所述开启阀机构,设置为通过自身转动驱动所述第一锁扣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扣机构运动,以解除所述第一锁扣机构和所述第二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
[0028]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组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模块和控制模块;
[0029]所述第一信息模块,设置为与所述识读设备内设置的第二信息模块之间进行信息传输,获得所述第二信息模块发送的开锁指令;
[0030]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开锁指令生成所述电子传动机构的控制命令。
[0031]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模块和所述第二信息模块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近场通信NFC电子射频信号模块、光控信号模块、声控信号模块、蓝牙信号模块、电磁波信号模块、微波信号模块、网络信号模块以及电流信号模块。
[0032]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可以设置有可识别的、与当前控制芯片组具有唯一对应绑定关系的防伪标识。
[0033]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伪标识可以为结构三维码。
[003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带锁封盖,可以包括:盖体、锁扣机构和开锁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盖体,可以设置为通过所述锁扣机构锁定在产品封口处;所述开锁机构,可以与所述锁扣机构相连,设置为接收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并根据该开锁指令解除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盖体解除对所述产品封口的锁定。通过该实施例方案,提高了防伪效果、开启效率和封盖的智能化。
[003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7]图1为现有机械密码式防伪瓶盖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带锁封盖组成框图;
[00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锁机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盖体侧身、盖体上盖和盖体卡圈放置槽示意图;
[00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盖体上盖和盖体卡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锁封盖1,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盖体11、锁扣机构12和开锁机构13;所述锁扣机构12和所述开锁机构13均可以设置于所述盖体11的内部空间内;
[0044]所述盖体11,可以设置为通过所述锁扣机构12锁定在产品封口处;
[0045]所述开锁机构13,可以与所述锁扣机构12相连,设置为接收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并根据该开锁指令解除所述锁扣机构12的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盖体11解除对所述产品封口的锁定。
[0046]在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识读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锁扣机构和开锁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内部空间内;所述盖体,设置为通过所述锁扣机构锁定在产品封口处;所述开锁机构,与所述锁扣机构相连,设置为接收识读设备发送的开锁指令,并根据该开锁指令解除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以使得所述盖体解除对所述产品封口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锁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盖体侧身、盖体侧面锁盖、盖体卡圈和盖体卡圈放置槽;所述盖体卡圈的内圈卡在所述产品封口上设置的锁颈处,所述盖体卡圈的外圈卡在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内;所述盖体侧面锁盖处于合上状态时,所述盖体侧身和所述盖体侧面锁盖合并,对所述盖体卡圈锁死,并通过所述盖体卡圈锁住所述产品封口;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设置于所述盖体侧身内侧,并且所述盖体卡圈放置槽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锁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之前,处于合上状态的所述盖体侧面锁盖与所述盖体侧身之间通过预设的连接物相连接;所述连接物为一次性连接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锁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盖体上盖;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开锁机构放置于所述盖体上盖与所述盖体侧身构成的第一空间内,其中,所述开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上部分空间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锁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包括:第一锁扣机构和第二锁扣机构;所述第一锁扣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侧身上,所述第二锁扣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侧面锁盖上;所述第一锁扣机构和所述第二锁扣机构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