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85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一种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包含一针织布及二耳挂,该二耳挂与该针织布一同针织完成且分别位于该针织布两侧。该针织布由一双层针织结构与一单层针织结构所构成,该双层织针结构为形成该针织布的基础,该单层针织结构定义出至少一弯折线,该单层针织结构仅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所属二面层组织的其中之一,该弯折线为一谷折线或一山折线是由该单层针织结构与该双层针织结构的连接而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针织布以该双层针织结构与该单层针织结构所构成,使得该针织布得以利用该单层针织结构定义出该至少一弯折线,令该针织布可进行收折。令该针织布可进行收折。令该针织布可进行收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尤指一种针织布由双层针织结构与单层针织结构所构成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以口罩种类众多,举例来说有以棉布制成的布口罩,以及由日商ARAX公司所生产且以聚氨酯材料制成的Pitta Mask等。其中,以布口罩来说,此类型的口罩多以织物之间拼接的方式组成,当穿戴者带上布口罩后布面拼接线容易与穿戴者的脸部产生摩擦,而造成穿戴者不适。另外,Pitta Mask虽为一体成型结构,然而该产品无法被随意收折,当穿戴者脱下此类型口罩后难降低口罩收折后的尺寸,而不便于穿戴者收纳。
[0003]再者,中国台湾专利TW I511758虽揭露一种可提高携带性与收纳性的织物口罩,然而根据该案说明书所述内容可发现,该口罩于针织完成后须额外以超音波熔接等方式以定型形成折痕部,造成制作程序繁琐。此外,该口罩所使用的二耳挂亦是在口罩本体针织完成后再另外缝合于口罩本体,额外的耳挂缝合步骤令生产步骤繁琐外,当耳挂不慎未确实接合于口罩本体上或是穿戴者大力拉扯耳挂时,都容易令耳挂与口罩本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布口罩或以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口罩无法被收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可收折的织物口罩的工艺步骤繁琐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包含一针织布以及二与该针织布一同针织完成且分别位于该针织布两侧的耳挂,该针织布由一双层针织结构与一单层针织结构所构成,该双层针织结构为形成该针织布的基础,该单层针织结构定义出至少一弯折线以令该针织布可进行收折,该单层针织结构仅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所属二面层组织的其中之一,该弯折线为一谷折线或一山折线是由该单层针织结构与该双层针织结构的连接而定。
[0007]一实施例中,该二耳挂分别为一以袋编针织形成的管状织物,该二耳挂是以一嵌花针织与该针织布连接。
[0008]一实施例中,该单层针织结构形成多个该弯折线,该些弯折线包含多个间隔排列的纵向弯折线,以及多个分别连接于任二相邻该些纵向弯折线之间的斜向弯折线,每一该斜向弯折线与其中另一该斜向弯折线相交于其中一该纵向弯折线上。
[0009]一实施例中,部分的该些斜向弯折线于该针织布表面上构型出多个接连排列的菱形图像,该些菱形图像位于该针织布的中心者大于其余该些菱形图像。
[0010]一实施例中,该针织布在该双层针织结构的其中一侧具有一通过添纱针织加入的抗菌纱。
[0011]一实施例中,该抗菌纱为一石墨烯纱线。
[0012]一实施例中,该针织布未紧邻该二耳挂的两相对边形态不同。
[0013]一实施例中,该二耳挂定义出两分别连接该二耳挂且相互平行的假想线,该二假想线区分该针织布由上至下为一第一边侧区块,一中置区块以及一第二边侧区块,该针织布于该第一边侧区块靠近该针织布中线的部分以及于该第二边侧区块靠近该针织布中线的部分是以一引返针织编织而成。
[0014]通过本专利技术前述所揭,相较于现有具有以下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该针织布上以该双层针织结构与该单层针织结构构成,使得该针织布得以该单层针织结构为该至少一弯折线,当该针织布未被使用时得避免无法收纳而呈现凌散的状态。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织物口罩正面示意图;
[0017]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未收折时的针织布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收折后的针织布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口罩收折后示意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
[0021]10.............口罩
[0022]11.............针织布
[0023]111.............双层针织结构
[0024]112.............单层针织结构
[0025]113.............面层组织
[0026]114.............面层组织
[0027]115.............交联组织
[0028]116.............面层组织
[0029]117.............弯折线
[0030]118.............纵向弯折线
[0031]119.............斜向弯折线
[0032]120.............谷折线段
[0033]121.............山折线段
[0034]122.............菱形图像
[0035]123.............第一边侧区块
[0036]124.............中置区块
[0037]125.............第二边侧区块
[0038]126.............中线
[0039]13.............耳挂
[0040]131.............管状织物
[0041]132.............假想线
[0042]133.............假想线
[0043]14.............耳挂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0045]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10,该口罩10包含一针织布11以及二耳挂13、14,该二耳挂13、14分别位于该针织布11
[0046]两侧,该二耳挂13、14非以额外拼接方式设置于该针织布11上,而是一体成型于该针织布11上,也就是说,该二耳挂13、14与该针织布11是一同针织完成。
[0047]进一步地,该针织布11由一双层针织结构111与一单层针织结构112所构成。该双层针织结构111为形成该针织布11的基础,该双层针织结构111包含二面层组织113、114以及一交联该二面层组织113、114的交联组织115,而该单层针织结构112仅具有单一面层组织116,该单层针织结构112所属的该面层组织116仅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111所属的该二面层组织113、114的其中之一,且该单层针织结构112所属的该面层组织116可与该双层针织结构111所属的该二面层组织113、114的其中之一为一体成型。以本文图2来说,该单层针织结构112的该面层组织116可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111的该面层组织113,或者是该单层针织结构112的该面层组织116亦可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111的该面层面织114。又,由于该单层针织结构112的抗挠刚度(Flexural rigidity)小于该双层针织结构111,故该单层针织结构112得定义出至少一弯折线117以令该针织布11可进行收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针织布,由一双层针织结构与一单层针织结构所构成,该双层针织结构为形成该针织布的基础,该单层针织结构定义出至少一弯折线以令该针织布可进行收折,该单层针织结构仅连接该双层针织结构所属二面层组织的其中之一,该弯折线为一谷折线或一山折线是由该单层针织结构与该双层针织结构的连接而定;以及二耳挂,与该针织布一同针织完成,该二耳挂分别位于该针织布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二耳挂分别为一以袋编针织形成的管状织物,该二耳挂是以一嵌花针织与该针织布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单层针织结构形成多个该弯折线,该些弯折线包含多个间隔排列的纵向弯折线,以及多个分别连接于任二相邻该些纵向弯折线之间的斜向弯折线,每一该斜向弯折线与其中另一该斜向弯折线相交于其中一该纵向弯折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以针织物制成的口罩,其特征在于,部分的该些斜向弯折线于该针织布表面上构型出多个接连排列的菱形图像,该些菱形图像位于该针织布的中心者大于其余该些菱形图像。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鍾隆介赖佩柔
申请(专利权)人:织创流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