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161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与系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向反应釜内加入基础聚醚多元醇A;(2)将乙烯基单体A、稳定剂、基础聚醚多元醇A、链转移剂A和引发剂A混合,得到反应混合液;(3)将所述反应混合液经不同进料点、连续输送至反应釜,制备得到聚合物多元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聚合物多元醇反应单体混合液进料方式:通过采用分散多点的反应进料方式,提高单体混合液在反应釜中的发散效果;使反应液中稳定粒子进一步发挥作用,解决聚合物多元醇储存稳定性问题;降低聚合物多元醇的粘度;防止单体混合液进料口与反应釜结合处产生自聚物,而使反应设备发生停机的情况。应设备发生停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多元醇领域,尤其涉及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多元醇(POP),亦称为接枝聚醚多元醇是以聚醚多元醇为起始剂(或称为基础聚醚),乙烯基单体为接枝单体,偶氮类或有机过氧化物类为引发剂进行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品种,它既保持了聚醚主链原有的柔性,又具有乙烯基聚合物支链的某些特性,如刚性、阻燃性等,从而使聚氨酯制品的物性得到改善,拓展了聚氨酯制品的应用范围,已大量用于汽车内饰、家具床垫等领域。
[0003]在聚合物多元醇早期生产中,所用乙烯基单体只有丙烯腈一种,产品固含量在5~25%,聚合物多元醇颜色黄、粘度大,其制品伴随有烧芯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应用。80年代逐步采用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混合物来制备聚合物多元醇,大大改善了产品的色泽、粘度等指标,固含量也得以提高至20~30%。90年代,随着工业应用的推广,促使固含量40%左右,粘度<6000mPa.s(25℃)的聚合物多元醇被开发。近年来,我国聚氨酯行业得以蓬勃发展,随着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固含量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反应釜内加入基础聚醚多元醇A;(2)将乙烯基单体A、稳定剂、基础聚醚多元醇A、链转移剂A和引发剂A混合,得到反应混合液A;(3)将所述反应混合液A经不同进料点、连续输送至反应釜,制备得到聚合物多元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加入的基础聚醚多元醇A与反应釜的体积比为(0.2~0.8):1,优选为(0.3~0.6):1;和/或在步骤(2)中,在所述反应混合液A中,乙烯基单体A的重量含量为30%~50%,稳定剂的重量含量为5%~20%,基础聚醚多元醇A的重量含量为35%~50%,链转移剂A的重量含量为0~5%,引发剂A的重量含量为0.1%~0.5%;优选地,乙烯基单体A的重量含量为30%~45%,稳定剂的重量含量为13%~18%,基础聚醚多元醇A的重量含量为40%~50%,链转移剂A的重量含量为0~2%,引发剂A的重量含量为0.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由包括乙烯基单体B、链转移剂B、大分子单体、引发剂B和任选的聚醚多元醇B在内的反应混合液B经反应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大分子单体为含有不饱和反应键的改性聚醚多元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聚醚多元醇A的的官能度为3至8,数均分子量为2000~9000,优选为2500~4000;和/或所述聚醚多元醇B的官能度为3至8,数均分子量为9000至15000,优选10000至1300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单体A和乙烯基单体B分别独立地选自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混合物,优选地,在乙烯基单体A和乙烯基单体B中,苯乙烯和丙烯腈的重量比分别独立地为(20~70):(70~20),优选为(30~50):(50~30);和/或所述链转移剂A和链转移剂B分别独立地选自甲苯、异丙醇、十二硫醇、正丁醇、叔丁醇、正戊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引发剂A和引发剂B分别独立地选自氢过氧化物和/或偶氮化合物,优选自偶氮二异丁腈、月桂酰过氧化物、叔戊基过氧化新戊酸酯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进料点选自进料一、进料点二和进料点三中的至少两个,其中,所述进料点一位于反应釜底部的,所述进料点二位于反应釜的外循环泵出口处,所述进料点三位于反应釜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子步骤:(3.1)先打开一个进料点进行进料;(3.2)当进料量达到反应混合液总量的3%~10%时,再打开另一个进料点、与步骤(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军朱建海杨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