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18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和装置,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至芯片U3的DRAIN引脚,芯片U3的VCC引脚和SEL引脚通过电容C4连接;芯片U3的GND引脚通过电感L5和二极管D5接入VCC引脚;芯片U3的CS引脚通过电阻RS5和二极管D4接地;电感L5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电容C3和电阻R16并联;电感L5与电容C3的连接端输出5V的供电电源;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4,其Vin引脚连接至供电电源,Vout和GND引脚之间连接开关S1;开关S1还连接至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信号转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入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设备,尤其涉及音频声道切换。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视听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看视频时,传统的2.0声道无法满足空间定位的需要,而5.1声道的音频文件比较大,占用太多存储空间。因此就出现了2.声道转5.1声道的技术,将2.0声道转换为5.1声道,在不增加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实现了5.1声道发声。
[0003]目前市场使用的音频切换设备,大多需额外配适配器使用,不仅体积较大且操作繁琐。目前市场上的音频切换设备,大多无法连接语音音箱进行语音及APP等智能控制,更无法与现有市场上的其他带语音音箱控制的设备,实现联动智能控制。目前市场上音频切换设备,大多采用继电器进行音频切换,不仅耗电大,且体积也较大,同时继电器在动作的时候还有较大响声。目前市场上同类音频信号转换设备,大多售价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性价比高。比起传统继电器切换电路,功耗小,且寿命长。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
[0006]所述供电模块为恒压输出开关电源模块,其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220

240V的交流电;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至芯片U3的DRAIN引脚,芯片U3的VCC引脚和SEL引脚通过电容C4连接;芯片U3的GND引脚通过电感L5和二极管D5接入所述VCC引脚;芯片U3的CS引脚通过电阻RS5和二极管D4接地;所述电感L5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电容C3和电阻R16并联;所述电感L5与电容C3的连接端输出5V的供电电源;
[0007]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4,其Vin引脚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Vout和GND引脚之间连接开关S1;所述开关S1还连接至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信号转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双向模拟开关芯片U1和U2;
[0009]所述开关S1输出高电平信号时,U1、U2中的引脚1

2,3

4,8

9,10

11,两两连接,以使得FL/IN与FL\SL\SW\SEN连接,FR/IN与SW\SEN\SR\FR连接。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WIFI、蓝牙模块用于连接APP,以通过语音或只能设备控制。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装置,包括外壳和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所述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为如上所述的电路。
[00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2.0信号输入端、5.1信号输出入端和5.1信号输出端;
[0013]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1输出高电平时,2.0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5.1信号输出端;所述开关S1输出低电平时,5.1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5.1信号输出端。
[00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开关用于控制供电模块的开关,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供电模块工作与否。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同时兼容90

264V宽电压输入,无需外接适配器。
[0017]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采用数字芯片进行信号切换,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性价比高等优点。
[0018]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比起传统继电器切换电路,本电路设计功耗小,且寿命长。
[0019]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自带至WIFI、蓝牙模块,在带有手动切换控制的同时,兼容与现有市场上通用的语音音箱进行无线APP、语音等联机控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信号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壁挂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考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
[0027]所述供电模块为恒压输出开关电源模块,其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220

240V的
交流电;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至芯片U3的DRAIN引脚,芯片U3的VCC引脚和SEL引脚通过电容C4连接;芯片U3的GND引脚通过电感L5和二极管D5接入所述VCC引脚;芯片U3的CS引脚通过电阻RS5和二极管D4接地;所述电感L5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电容C3和电阻R16并联;所述电感L5与电容C3的连接端输出5V的供电电源;
[0028]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4,其Vin引脚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Vout和GND引脚之间连接开关S1;所述开关S1还连接至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信号转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恒压输出开关电源模块,其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连接220

240V的交流电;整流桥的直流输出正极连接至芯片U3的DRAIN引脚,芯片U3的VCC引脚和SEL引脚通过电容C4连接;芯片U3的GND引脚通过电感L5和二极管D5接入所述VCC引脚;芯片U3的CS引脚通过电阻RS5和二极管D4接地;所述电感L5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电容C3和电阻R16并联;所述电感L5与电容C3的连接端输出5V的供电电源;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4,其Vin引脚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Vout和GND引脚之间连接开关S1;所述开关S1还连接至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WIFI、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信号转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0转虚拟5.1音频信号切换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双向模拟开关芯片U1和U2;所述开关S1输出高电平信号时,U1、U2中的引脚1

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张杰范吉洋王振华吴忠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