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包括外部主体结构,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外部一侧放置有利器盒;另一侧放置消毒药物;上双肩带,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上端;下双肩带,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下端;背侧夹层,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一端;冷藏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内部处。该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夹层使用防水布料,使得药物的存放干湿分离,并通过温度感应器监测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还能借助感应器和手机APP相连接,实现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冰包内的温度及设置高温警报与低温警报;若包包遗忘,也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对定位器查找;同时,可以在APP上输入用药提醒。可以在APP上输入用药提醒。可以在APP上输入用药提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储存
,具体为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注射给药仍是辅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给药途径,随着医疗环境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药物可实现自行注射给药或凭医嘱外带药物至基层医院注射给药,而其中多数注射类药物涉及冷藏,部分药物还要求严格控制在2
‑
8℃冷藏。
[0003]反观市场上的药物冷藏包都是简易的小包,仅通过在内部放置普通冰块来达到冷藏药物的效果,可冷藏的具体温度却依靠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指标,加之冰块笨重易融化,而冰包的收纳单一,未实现干湿分离,极易出现冰块融化后所产生的水软化药物包装纸盒的问题。另外,冰包款式一致,也容易出现误拿、混淆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药物冷藏包都是简易的小包,仅通过内部放置普通冰块来达到冷藏药物的效果,可冷藏的具体温度却依靠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指标,且冰块笨重易融化,冰包的收纳又单一,未能实现干湿分离,存在冰块融化后产生的水软化药物包装纸盒的问题。另外,冰包款式一致,也容易出现误拿、混淆等情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包括:
[0006]外部主体结构,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外部一侧放置有利器盒;
[0007]消毒药物,其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外部另一侧;
[0008]上双肩带,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上端;<br/>[0009]下双肩带,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下端;
[0010]背侧夹层,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后侧一端;
[0011]冷藏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内部处;
[0012]监测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冷藏结构的内部一侧;
[0013]所述监测结构包括:
[0014]定位器,其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的上侧处;
[0015]温度感应器,其设置于所述定位器的下端底部;
[0016]振动警报器,其设置于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外部一侧。
[0017]优选的,所述外部主体结构包括:
[0018]冷藏包身,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的外部处;
[0019]气密拉链条,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的外部边缘处;
[0020]侧袋,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的外部两侧;
[0021]翻盖口袋,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的外部前侧;
[0022]塑料夹层,其设置于所述翻盖口袋的翻盖的内侧面;
[0023]手提带,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的上端两侧;
[0024]单肩带,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的外部两侧。
[0025]优选的,所述冷藏包身和气密拉链条构成密封结构,且冷藏包身和翻盖口袋构成固定结构。
[0026]优选的,所述侧袋和利器盒构成包裹结构,且侧袋设置有两组。
[0027]优选的,所述冷藏结构包括:
[0028]冰块层,其设置于所述冷藏结构的内部上下端;
[0029]隔离夹层,其设置于所述冰块层的内侧处;
[0030]药物收纳间,其设置于所述隔离夹层的内侧处;
[0031]内腔夹层,其设置于所述药物收纳间的内壁一侧;
[0032]网格层,其设置于上端的隔离夹层背面。
[0033]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和冷藏结构构成固定结构,且温度感应器可连接手机APP。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具备温度感应功能、定位功能、设置提醒用药功能。感应器设置后可连接手机APP,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冰包内的温度、设置高温警报与低温警报;若包包遗忘,也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功能查找;同时,可以在APP上输入用药提醒。专门为冰包配的专用药物冰块则可以使冷藏持续时间更久更稳定。
[0035]1.本技术,以冷藏包身作主体结构,可满足拎动、单肩斜跨以及双肩背三种方式进行携带,且肩带可上下拆分,增加用户使用时的便捷性。此外,隐藏式的气密拉链条能更好的维持包内温度;翻盖口袋可用于收纳口服类药物,即阴凉干燥,又防止受潮;以及将姓名卡塞入塑料夹层内,即保护患者隐私,又便于当患者将包遗落在医院时能及时联系上对应患者;合理的收纳设计,则帮助患者更好的保管药物。两侧的侧袋,一侧用拉链封口进行密封,用来存放消毒药物;另一侧用来塞利器盒,方便患者将使用过得利器按医嘱带回医院处理,帮助患者树立无菌与污染的观念,避免污染。同时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减少污染。
[0036]2.本技术,冷藏结构分为三层,上下夹层分别用于存放药用冰块,冰块层配专用的药物冰块,冷藏持续时间久;夹层使用防水布料,使得药物的存放干湿分离;上端隔离夹层的背面设有网格袋和笔套,可用于收纳注射笔和未使用的针头;通过温度感应器监测包内部的温度,并通过感应器和手机APP的连接,实现借助手机App查看冰包内的温度、设置高温警报与低温警报;以及当包包遗忘时能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对定位器查找;还可以在APP上输入用药提醒。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外部主体结构;101、冷藏包身;102、气密拉链条;103、侧袋;104、翻盖口袋;105、塑料夹层;106、手提带;107、单肩带;2、利器盒;3、消毒药物;4、上双肩带;5、背侧夹层;6、下双肩带;7、冷藏结构;701、冰块层;702、隔离夹层;703、药物收纳间;704、内腔夹层;
705、网格层;8、监测结构;801、定位器;802、温度感应器;803、振动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包括:外部主体结构1,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一侧放置有利器盒2;消毒药物3,其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另一侧;上双肩带4,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上端;下双肩带6,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下端;背侧夹层5,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一端;冷藏结构7,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内部处;外部主体结构1包括:冷藏包身101,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处;气密拉链条102,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边缘处;侧袋103,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两侧;翻盖口袋104,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前侧;塑料夹层105,其设置于所述翻盖口袋104的翻盖的内侧面;手提带106,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上端两侧;单肩带107,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两侧。冷藏包身101和气密拉链条102构成密封结构,且冷藏包身101和翻盖口袋104构成固定结构。侧袋103和利器盒2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主体结构(1),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一侧放置有利器盒(2);消毒药物(3),其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另一侧;上双肩带(4),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上端;下双肩带(6),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下端;背侧夹层(5),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后侧一端;冷藏结构(7),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内部处;监测结构(8),其设置于所述冷藏结构(7)的内部一侧;所述监测结构(8)包括:定位器(801),其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8)的上侧处;温度感应器(802),其设置于所述定位器(801)的下端底部;振动警报器(803),其设置于所述温度感应器(802)的外部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药物冷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包括:冷藏包身(101),其设置于所述外部主体结构(1)的外部处;气密拉链条(102),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边缘处;侧袋(103),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两侧;翻盖口袋(104),其设置于所述冷藏包身(101)的外部前侧;塑料夹层(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