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祥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8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茶籽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加热管,且烘干箱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插杆,所述烘干箱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与插杆适配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风机、风室、风道、热风腔实现盛料槽内部的油茶籽持续受热风处理,通过热风腔的内置式设计,提高热风烘干的效果,在电机、插杆、插槽的带动下,实现转筒的转动,从而实现盛料槽在设备内部匀速转动,在第一加热管的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油茶籽的烘干效果,加速烘干周期,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油茶籽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高档食用油的需求迅速增加,油茶油作为中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其市场也在迅速增长,经过发展,种植面积达到6000万亩,年产油可达100万吨,成为中国重要食用油源之一,油茶籽作为油茶繁育的重要种质和制取油脂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油茶油的品质与市场价值,更与产业健康和民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0003]现在的茶油生产工序中由于油茶籽在干燥过程的不当造成了茶油品质下降,产率降低,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是进行太阳晒干,或者通过人工进行烘干,烘干效率低,周期长,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加热管,且烘干箱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插杆,所述烘干箱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与插杆适配的插槽,且转筒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盛料槽,所述盛料槽的外侧铰接有槽盖,且盛料槽的底部开设有热风腔,所述热风腔与盛料槽之间安装有第一筛网,且热风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加热管,所述转筒的外端转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安装用于向热风腔内鼓风的风机。
[0006]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内部位于密封盖的位置处开设有风室,所述风室与风机之间开设有通风窗,且风室与热风腔之间设有风道。
[0007]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烘干箱的上端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与密封盖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内侧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烘干箱的一端与密封盖的连接处等间距开设有与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槽。
[0009]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盖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筛网,且槽盖上安装第二卡扣,所述转筒的表面位于盛料槽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扣适配的第二卡槽。
[001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风机、风室、风道、热风腔实现盛料槽内部的油茶籽持续受热风处理,通过热风腔的内置式设计,提高热风烘干的效果,在电机、插杆、插槽的带动下,实现转筒的转动,从而实现盛料槽在设备内部匀速转动,在第一加热管的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油茶籽的烘干效果,加速烘干周期,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中转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承载板;2、烘干箱;3、支撑腿;4、电机;5、转筒;6、液压缸;7、密封盖;8、盛料槽;9、槽盖;10、风机;11、连接板;12、通风窗;13、插槽;14、插杆; 15、第一加热管;16、热风腔;17、第二加热管;18、风室;19、风道;20、第一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包括承载板 1,承载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烘干箱2,烘干箱2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加热管15,且烘干箱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插杆14,烘干箱2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转筒5,转筒5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与插杆14适配的插槽13,且转筒5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盛料槽8,盛料槽8的外侧铰接有槽盖9,且盛料槽8的底部开设有热风腔16,热风腔16与盛料槽8之间安装有第一筛网20,且热风腔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加热管17,转筒5的外端转动安装有密封盖7,密封盖7上安装用于向热风腔16内鼓风的风机10,在使用时,将油茶籽盛放在盛料槽8内部,关上槽盖9,避免油茶籽掉落,启动风机10,通过风机10向设备内部鼓风,启动第二加热管17,从而实现盛料槽8内部的油茶籽的持续受热风处理,通过热风腔16的内置式设计,提高热风烘干的效果,启动电机4和第一加热管15,在电机4的带动下使得插杆14转动,通过插杆14与插槽13之间的插接,实现转筒5的转动,从而实现盛料槽8在设备内部匀速转动,在第一加热管15的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油茶籽的烘干效果,加速烘干周期,提高烘干效率。
[0017]在图2中,转筒5的内部位于密封盖7的位置处开设有风室18,风室18与风机10之间开设有通风窗12,且风室18与热风腔16之间设有风道19,启动风机10,通过风机10 向设备内部鼓风,从而使得风由风室18、风道19进入热风腔16内部。
[0018]在图1和图2中,密封盖7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11,烘干箱2的上端安装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伸缩端与连接板1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启动液压缸6使得连接板11带动密封盖7运动,从而使得转筒5进入烘干箱2内部。
[0019]在图1和图2中,转筒5与密封盖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密封盖7的内侧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卡扣,烘干箱2的一端与密封盖7的连接处等间距开设有与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槽,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之间的卡合,实现烘干箱2的相对密封。
[0020]在图1和图3中,槽盖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筛网,避免油茶籽落入热风腔16内部,且槽盖9上安装第二卡扣,转筒5的表面位于盛料槽8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扣适配的第二卡槽,
通过第二卡与第二卡槽之间的卡合,可以避免盛料槽8内的油茶籽掉落。
[0021]在图1中,承载板1的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支撑腿3,主要起到支撑作用,支撑腿3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主要起到防滑作用。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使用时,将油茶籽盛放在盛料槽8内部,关上槽盖9,避免油茶籽掉落,启动液压缸6使得连接板11带动密封盖7运动,从而使得转筒5进入烘干箱2内部,启动风机10,通过风机10向设备内部鼓风,从而使得风由风室18、风道19进入热风腔16内部,启动第二加热管17,从而实现盛料槽8内部的油茶籽的持续受热风处理,通过热风腔16的内置式设计,提高热风烘干的效果,启动电机4和第一加热管15,在电机4的带动下使得插杆14转动,通过插杆14 与插槽13之间的插接,实现转筒5的转动,从而实现盛料槽8在设备内部匀速转动,在第一加热管15的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油茶籽的烘干效果,加速烘干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加热管(15),且烘干箱(2)的一侧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插杆(14),所述烘干箱(2)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转筒(5),所述转筒(5)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与插杆(14)适配的插槽(13),且转筒(5)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盛料槽(8),所述盛料槽(8)的外侧铰接有槽盖(9),且盛料槽(8)的底部开设有热风腔(16),所述热风腔(16)与盛料槽(8)之间安装有第一筛网(20),且热风腔(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加热管(17),所述转筒(5)的外端转动安装有密封盖(7),所述密封盖(7)上安装用于向热风腔(16)内鼓风的风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茶籽加工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5)的内部位于密封盖(7)的位置处开设有风室(18),所述风室(18)与风机(10)之间开设有通风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民
申请(专利权)人:曾祥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